图书前言

前    言

  我编写的《管理心理学》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自2008年第1版到2012年第2版,受到许多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读者的喜爱,发行量达几万册。第2版教材内容翔实,篇幅和页码较多,价格稍高,因此,本简明教材是在此基础上所做的精简版,旨在为我国全日制普通院校和职业院校经管学科本专科专业课程、选修课、网络课程、自学考试课程和企业员工自学而用。其语言通畅、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内容充实、例证丰富、体例活泼、方便教学。每章节的正文内容除了做到少而精外,还在正文之后增加了思考练习题、心理测试、管理游戏、案例分析以及讨论辩论的内容,以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更好地增强师生互动性。在编写过程中,笔者力求在以下六个方面做出特色。

  第一,内容简洁,科学严谨。

  本教材对每章正文的理论阐述尽量做到"少而精"。正文后面的小资料、案例、心理测试、管理游戏等内容都经过精心挑选,严格控制数量和质量。除简明扼要外,本书还注意内容的科学严谨性,仔细推敲每部分内容的科学性以及逻辑顺序的合理性。

  第二,例证说明,通俗易懂。

  本教材在每个章节正文中都适当采用一些小例子(用"例证"和加底色的专栏标明)来说明相应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这些例证占用了正文的部分版面,内容通俗易懂,旨在介绍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管理心理和行为的某个方面的事件和具体做法,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教材所阐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这些例证对于缺乏企业实践和工作经验的高校学生而言启发很大,对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企业员工也有借鉴作用。除主要介绍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或者跨国公司的例证外,本教材还注意介绍一些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来自中小企业的真实例证。限于篇幅,每章控制在8~12个左右。

  第三,思考练习,作业布置。

  本教材在每章正文之后均提供了相应的思考练习题,题型包括简答题、是非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效地通过习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自我检查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本教材还从理论结合实际的角度,设计了作业。教师可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完成调研或者作答之后提交评分,作为总评成绩的一部分。本书末尾附上了所有的是非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及部分管理游戏的参考答案。

  第四,心理测试,管理游戏。

  本教材在每章正文之后都提供了相关的心理测试,供学生自测或教学时使用。每种心理测试尽量注明完成该测试大约所需要的时间,师生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和时间加以选择。本教材提供的心理测试内容比较新颖,经过笔者测试和修订,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并尽量提供相应的常模,供解释测试结果的时候参考。

  体验教学是管理学科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教材在贯彻体验教学方式的时候,力求采用游戏、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户外拓展等多种形式的身心互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体悟管理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规律。本教材尽量在每章正文之后提供与本章内容相关的管理游戏,教师可根据场地、器材和时间加以灵活选择。如果对教学中使用的某个管理游戏不熟悉,应该认真阅读游戏规则,并且在课前精心准备,还可进行必要的预演。

  第五,案例分析,讨论辩论。

  本教材中选用的案例主要根据知名企业的案例改编而成,力求简洁短小,每个案例尽量不超过两千字。案例可供课堂或者课后讨论。课前可要求学生预习,使学生熟悉案例背景材料和内容,这样有利于节约课堂讨论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限于篇幅,每章仅提供一个案例。对案例分析,笔者要求学生做到:①理论联系案例,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案例;②紧扣所讨论的问题和案例实际,避免泛泛而谈;③自圆其说,逻辑条理清晰。

  根据每个章节的热点、难点、兴趣点,每章最后提供了讨论辩论题。教师授课时,可重点围绕这些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或者辩论。辩论时可将整个班级或者部分同学分为正方和反方两组,教师或者选举出来的学生则作为主席或者协调人。这些讨论题或辩论题还可以放到局域网上,让师生参加线上讨论。

  第六,从我做起,学以致用。

  这主要是针对当前工商管理毕业生"眼高手低"、"理想化"、"知行脱节"、"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现状而提出来的一个课题。结合本课程,首先是结合大学生生活、学习、实习、社团活动及勤工俭学和高校管理的实际,设计相应的例证、思考练习题和讨论辩论题。思考练习题专门设置了"学以致用"题型,这种题型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作业,也可以供课堂讨论。其次是注意在正文内容上,增加了如何将现有理论和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方法指导。比如,第五章"如何应用内容型激励理论"、"构建有效的激励系统"、"激励理论的跨文化适用性",第七章"有效沟通和改善沟通"。其目的是想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活学活用,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教学和培训的实际效果。

  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http://www.tup.com.cn)提供本教材的PPT演示文稿和样章,供有需要的教师、学生和读者参考使用。因教材内容所限而无法写入的一些资料(包括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优秀成果展示、论文、调查报告、例证、管理游戏、专题索引、考试试卷、单元测验题、习题解答、图片、推荐阅读书目、参考文献、经典实验和研究、个别录像资料、推荐网站、教学录像、讲座),教师在使用本教材的过程中如有需要,可进入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http://www2.gdufs.edu.cn/ zzxw)下载。也欢迎各位老师和读者与笔者交流,笔者的QQ号为729478924,电子邮件地址为729478924@qq.com。同时欢迎教师加入教学交流QQ群:71243840。

  本教材主要由陈国海教授/博士撰写和统稿。郭璨、赵玲、艾洁、袁雅丽、张真、陈振禄、潘涛、陈思璇、陈新禄、潘丽英、陈顺禄等同学参与了其中部分章节的编写。在此,笔者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陈国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香港大学博士

  2014年6月28日

  

·II·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