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这个“学习化”时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逐渐成为教育的主题。当前,中国市场潜力巨大、预期向好,新的发展动能可以有效地带动扩大就业,为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源泉正是来自创新驱动,来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开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把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战略重点之一。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基于上述现实和政策背景,我们认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刻不容缓的任务。从2012年开始,山东财经大学就着手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开设了“企业运营管理仿真综合实验”课程。结合我们近几年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组织全体任课教师编写了本教材。
本书着力体现创业素质教育与能力本位的精神,立足于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首创性地提出基于企业价值链理论的经管类跨专业仿真综合实验平台建设理念,并通过模块化集成、信息网络新技术、多样化教学评价等路径对实验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组织、运行管理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构建高度仿真的校内虚拟商务运行环境
本书参考现实经济运行环境,打破学科专业的界限,构建了高度仿真的校内虚拟商务运行环境,强化了“把社会嵌入校园”的实验教学办学特色。实验课程内容由生产制造企业、工商局、税务局、银行、会计师事务所、招投标公司、贸易公司、物流公司等八个功能模块的实验项目群组成。
2.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本书的语言简明、朴实,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同时,在软件的操作与教学示例的展示方面,教材配以丰富的图片、图表,将重要的知识点尽可能以直观明了的形式展现出来,以便于学生阅读、理解和把握。
3.创新实验教学设计,丰富实验教学示例
本书旨在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水平,对实验教学的平台设计、教学团队组织、教学内容与评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专业教师与实验教师相结合的虚拟仿真、集中教学特色。另外,本教材展示了以往教学中的示例,有助于学生形象地了解实验各环节的参考信息。
本书是在编写组多年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完成的。多年来,编写组积极探索国内外创业仿真实验教学的理论,并在教学中实践和完善。本书是山东省2015年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经管学科虚拟仿真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2015M104)、山东省2015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仿真教学的MBA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SDYY15058)、2014年度山东财经大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经管学科虚拟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y2014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书的编写分工(按各章先后顺序)是:毕继东、费振国编写第一、四章;费振国编写第二、三章;于强编写第五、六章;葛培波编写第七、八章;蔡伟波编写第九章;夏兆敏编写第十章;费振国、毕继东编写第十一章;毕继东编写第十二章。
山东财经大学的陶虎教授、李斌副教授对本书的初稿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和具体的修改意见,这对于完善教材是非常有益的。毕继东、陶虎、李斌审阅了全书,并对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首先,感谢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实验教学中心的领导和老师,他们在行政管理和实验教学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其次,感谢北京方宇博业在实验教学中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最后,感谢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1202班的王恬等同学,感谢她们在教学示例与实验常见问题的整理中付出的辛勤劳动。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可能有不足与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毕继东
201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