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物流是流通的命脉,也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2014年10月,国务院正式发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国发〔2014〕42号,物流业发展进入“新常态”。物流既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也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生产离不开统计,流通也离不开统计。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不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宏观调控、微观管理,乃至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信息的获取与利用都显得格外重要;统计信息作为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越来越受到各行业、各领域人士的普遍关注。物流统计作为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专业性和应用性,也是搜集、加工、分析、信息开发和行业管理的重要工具;既可用于描述目的,也可作为评估基础,对我国物流经济发展的作用日趋明显。

当前,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生活节奏日趋快速化,面对物流市场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与激烈竞争,物流统计在物流产业化进程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物流统计,搞好物流企业各业务环节的有机结合与社会资源的合理调配,提高我国物流产业规模发展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既是物流产业、物流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编写本书的目的和意义。

本书自2008年第1版出版以来,因写作质量高、突出应用能力培养,深受全国各高等职业院校师生的欢迎,目前已经多次重印。此次再版,编者审慎地对原教材进行了反复论证、精心设计,进行了结构调整、压缩篇幅、补充知识、增加技能训练等相应修改,以使其更贴近现代物流业发展实际,更好地为国家物流经济和实际教学服务。

本书共分九章,以学习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物流行业、产业发展的新特点,结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按照物流统计操作规程,重点介绍了物流企业的统计概述、物流企业市场调查与预测方法、统计分析的基本指标、抽样推断、时间数列分析、相关分析与回归

物流统计实务(第2版)分析、指数分析、物流企业投入产出统计、物流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评价等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训提高读者的应用能力。

本书融入了物流统计最新的实践教学理念,力求严谨,注重与时俱进,具有知识系统、案例丰富、注重创新、实用性强等特点,同时兼顾高职高专、应用型大学的教学需求。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首选教材,也可作为物流、外贸与工商企业从业者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并可作为中小微物流企业创业者必要的参考用书。

本书由李大军筹划并具体组织,刘徐方任主编并负责统稿,郑强国、王雅华任副主编,由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会长牟惟仲教授审定。具体编写的人员有:梁旭(第一章、第六章),王雅华(第二章、第八章),王彦彭(第三章、第五章),刘徐方(第四章、第七章),郑强国(第九章),李晓新负责文字版式修改和制作课件。

在教材修订过程中,我们参考和借鉴了国内有关物流统计的最新书刊、网站资料,以及国家颁布实施的相关法规和管理规定,并得到业界物流统计专家、教授的具体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为配合教学,本书提供了配套的电子课件,读者可以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免费下载使用。因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