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在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同时,又面临“刘易斯转折点(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与此同时,中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从培养能够与世界工厂既定工作岗位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向培养既能与世界工厂既定工作岗位对接,又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作岗位变换,并具有与世界工厂和世界创新中心工作岗位对接潜力的应用型人才转型。

本书兼顾就业导向和职业生涯导向,紧紧围绕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依照“原理先行、实务跟进、案例同步、习题到位”的原则,全面展开兼顾财务管理“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等内容的教学与训练。本书以企业资金运动内容为出发点,以财务管理环节为线索,首先阐述了财务管理的基本认知和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其次介绍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即资金筹集、资本成本与结构、营运资金管理、固定资产项目投资管理、证券投资管理、收益分配管理等;最后介绍了财务管理的专题内容,即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这不仅体现了财务管理的性质和规律的客观要求,并且在内容安排上也符合财务管理的工作进程,由浅入深,易教易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突出以下特色。

(1) 内容紧扣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增加和强化与职业岗位(群)基本知识、操作技能有关的教学内容,增强岗位针对性。

(2) 体例新颖。本书各章设有“引导案例”,通过一个鲜活而现实的“案例”导入该章主要议题;目的是开阔专业视野,启发读者思考,增强可读性;各章末均安排了“本章综述” “实战演练”等,借以巩固学习成果,以便从循序渐进的教与学的环节中把握各章的重点与难点。

(3) 操作性强。本书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财务管理改革的实践,努力反映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夯实基础、强化实践”,遵循“针对性、现实性”的原则,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注意运用图表、例题加以说明,便于学习者接受。

(4) 兼容性。与我国会计专业职称考试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内容相兼容,考虑学生参加社会考试的需要。

(5) 基础性。重点阐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方法,注重科学性、启发性和完整性。

本书由沈阳大学古华任主编,并编写第一章至第八章;沈阳大学邱菊、刘畅任副主编,第九章由沈阳大学刘畅编写,第十章由沈阳大学邱菊编写,全书由古华总纂。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财务管理学教材与相关著作,得到了有关专家、同行及责任编辑等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限于作者水平,本书疏漏在所难免,敬请各位同行和读者不吝指教,以利于我们对财务管理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

作者

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