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前言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英语能力已成为衡量当今财务人员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21世纪的会计专业的精英,其职责已不再是单纯的数据记录、分类和汇总,更重要的是进行经济现象分析,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这就要求财经类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包括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为此,编者根据长期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对本书进行了再编。
本书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内容系统:本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第一部分介绍会计簿记、会计等式、复式记账法等基本知识,探讨会计循环的各个环节。第二部分介绍了资产,包括现金、银行调节表、库存、应收账款、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相关业务。第三部分介绍了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应付债券等相关内容。第四部分介绍了所有者权益,包括合伙制企业以及股份有限公司。本书没有采用此类书籍以阅读方式为主的传统做法,而是采用基本知识、补充资料和常用词句相结合的编写方式,使教材看起来更为生动。
实用性强:会计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行业,所以编者在概念的解释、方法的讲解等方面特别注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于理论知识的介绍,本书尤其注重与实务相结合,因此本书选取了丰富的范例,帮助读者在学习会计专业英语的同时掌握实用的会计知识。
本书具体分工如下:哈尔滨金融学院刘智英老师负责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哈尔滨金融学院李杨老师负责第七单元到第十一单元,哈尔滨金融学院徐宏幸老师负责第十二单元到第十六单元。本书由刘智英老师统篆全稿,张铁军老师对本书进行了审核。
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在选材和编写方式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希望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教材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恳请广大读者对本教材的不足之处多提宝贵的意见。
编 者
第1版前言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社会的人才观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由单一型的专门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不但要精通业务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专业英语,这样才能有效地学习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英文资料,处理好涉外事务。专业英语教学对于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以及后续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专业英语的一个组成部分,会计英语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
会计英语的教学涉及会计教育的改革,教材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环节,没有优秀的教材就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为了使高等学校学生以及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更好地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加强英语语言与会计专业之间的整体联系,从而在英语中体会和理解会计理论,在会计场景中学习和掌握英语,达到能够熟练阅读英文会计文献和使用英语处理会计事务的目的,我们特地编写了本教材,以满足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要。本教材全面而系统地反映了现代会计最新的发展水平和趋势,融合了西方会计学理论,能适应信息化社会中对知识学习、更新和积累的需要。
作者长期从事会计基础和会计英语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翔实的材料,写作中注重简单、实用,多用案例来说明问题。
本教材的主要特色如下。
(1) 在体例上,避免使用传统的大块文章做课文,力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2) 在材料的选择上,本书强调范例的多样性,同时给学生提供充实的综合能力训练。
(3) 在内容上,切实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符,紧跟会计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既容易理解,又反映前沿的成果。
(4) 专业词汇涉及面广,不仅涵盖了会计专业知识,也涉及金融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专业词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本书涉及会计学中最基本的原理、原则,涵盖了会计专业常用的词汇,牵涉到了实际业务操作方面的内容;语言表述通俗、流畅,基本原理、术语、概念表述准确;体例设计的独特性容易引起读者兴趣,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诱导和启发,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了防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了中文翻译便不注意听讲现象的发生,本书尽量减少中文,力求以大量简洁明快的英文来诠释会计专业知识。
本教材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体系,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经济业务的流程处理,第三部分介绍了调整事项和财务会计报表的初步知识。
本书由刘智英老师主编,由张铁军负责审核,李杨和徐宏幸老师参与了本书的编写。
在编写本教材时,在体例和选材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希望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教材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我们恳请广大读者对本教材的不足之处多提宝贵的意见。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