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战略制定时外部环境主要从哪几个维度分析,绩效指标从哪些维度分解,岗位评价如何才能更加切合企业实际,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应从哪几个方面展开,六西格玛如何在生产管理中运用,精益生产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作为一个管理咨询顾问,这些问题在项目中是经常会遇到的,而学习管理的人士和企业的高级管理者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管理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毋庸置疑,而管理思想也同样重要。如何用管理的思维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优化企业运作流程,是摆在从事理论研究、管理实务和管理咨询工作人员面前的课题。
以上这些问题和要求无不在推动着管理思想、管理技术、管理理论和管理实务快速、深入地发展。本书是众多管理思想与管理技术的汇编,分别从决策思维分析、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管理和项目物流管理7个方面精心挑选几十个经典的管理工具、模型和方法。这些工具经历了诸多专家学者、实务人员的使用和补充而日臻完善。
本书在选择管理工具、模型和方法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如下几点。
首先,工具产生的背景和思想理论基础。每一个管理工具、模型和方法产生的背后,都有现实的经济和社会背景、技术条件,了解这些能够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这些工具,即“知道它们存在”,更知道它们“为什么存在”,这样才有可能对工具进行改进和创新。
其次,给出相对规范的概念含义和准确的特征。管理语言的一致性是交流与传播的基础,如果在管理活动的交流中对同一个词语的理解不一致,则十分不利于沟通,阻碍思想的融合和问题的有效改进。
再次,尽量告诉读者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分析使用步骤,这是管理工具在实务运用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很多管理者和管理咨询顾问在实务中任意改动操作流程和步骤,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建议按照规范的操作步骤运用管理工具,在熟练后再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改进和优化。
最后,没有完美的管理工具、模型和分析方法,每一个工具都有其局限性和优缺点,每一个模型都有相对的适用范围,每一个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公司规模和行业。因此,工具模型和方法的优缺点是读者必须关注的,更要关注的是相同或相似工具、模型和方法的运用。
本书第一版自出版以来重印近十次,能够获得如此多的管理咨询行业从业者、管理学及相关专业师生,以及企业管理者的青睐,甚是荣幸。其间,也收到不少读者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此次再版对书中原疏漏之处进行了修订。因时间紧迫和诸多条件的限制,很多设想无法一一实现,错误之处也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赐教。
于北京 一介斋
202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