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丛书序

多年来,党和国家在重视高等教育的同时,给予了职业教育更多的关注,2002年和2005年国务院先后两次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05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更加明确了要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2019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大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力度;202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更是从政策和法律层面为职业教育提供了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体现了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等职业学校着重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因此其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行各业的欢迎和关注,就业率连续多年都保持在90%以上,从而促使高等职业教育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迅猛,仅2019年就扩招了100万人。目前,全国共有高等职业院校1 300多所,在校学生人数已达1 000万人。

质量要提高、教学要改革,这是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要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配备优秀的管理队伍、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外,还需要高质量的、符合高职教学特点的教材。根据这一目标,以及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的文件精神:“要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探索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深化教材与教法改革,推动课堂革命”,丛书编审委员会以贵州省建设大数据基地为契机,组织贵州、云南、山西、广东、河北等省的二十多所高等职业院校的一线骨干教师,经过精心组织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写出这套云计算与大数据方向、智能科学与人工智能方向、电子商务与物联网方向、数字媒体与虚拟现实方向的“高等职业院校前沿技术专业特色教材”系列丛书,以期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做出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按照高职教育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特点,我们在总结传统教材编写模式及特点的基础上,对“项目—任务驱动”的教材模式进行了拓展,以“项目+任务导入+知识点+任务实施+上机实训+课外练习”的模式作为本套丛书主要的编写模式,同时也有针对以实用案例导入进行教学的“项目—案例导入”结构的拓展模式,即“项目+案例导入+知识点+案例分析与实施+上机实训+课外练习”的编写模式。

为了贯彻“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思政教育指导思想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将课程思政和课程素养的理念融入教材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倡立德树人、团结拼搏、团队协作精神。

(2) 禁止有损党和国家利益以及民族利益的言论;禁止有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言论。

(3) 传播正能量,杜绝负能量信息和负面信息。

(4) 对图片严格把关,杜绝色情、暴力以及低级趣味的图片。

(5) 禁用涉及国家机密和军事机密的信息作为案例、禁用侵害个人隐私的言行作为案例。

(6) 挖掘教材中“知识点、案例和习题”中的思政元素,帮助学生和读者在学习和掌握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 ,树立弘扬正气、立德做人、团队协作、感恩报国的思想理念。

丛书具有以下主要特色。

(1) 本套丛书涵盖了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信息化前沿技术的四大主流方向,即云计算与大数据方向、智能科学与人工智能方向、电子商务与物联网方向、数字媒体与虚拟现实方向。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应用型本科及职业院校的特点,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丛书中的每本教材都含有大量的应用实例,大部分教材都有1~2个完整的案例分析。旨在帮助学生在每学完一门课程后,都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相关工作中。

(3) 每本教材的内容全面且完整、结构安排合理、图文并茂。文字表达清晰、通俗易懂、内容循序渐进,旨在更好地帮助读者学习和理解教材的内容。

(4) 每本教材的主编及参编者都是长期从事高职前沿技术专业教学的高职教师,具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本套丛书是这些教师多年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的结晶。

(5) 本丛书的编委会成员由相关高校及高职的专家、学者及领导组成,负责对教材的目录、结构、内容和质量进行指导和审查,能很好地保证教材的质量。

(6) 丛书引入数字资源技术,将主要彩色图片、动画效果、程序运行效果、工具软件的安装过程以及辅助参考资料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在教材中。

(7) 将逐步建设和推行微课教材。

希望本套丛书的出版能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尽微薄之力,更希望能给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带来新的感受和帮助。

谢泉

202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