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创新和创业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时代的发展需要那些无畏的创业者不断地把他们的创新付诸实践。编著者这些年在做天使投资的过程中接触了无数国内外的创业团队,浏览了无数商业计划书,也被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热情所感染!

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商业模式的创新都能更好地支撑创业,都能让创业企业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没有创新的创业在当下已然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除非你只打算开一家餐厅。即使这样,没有菜品的创新和特色、经营模式的创新,你都难以面对同一条街上其他餐厅的竞争。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与发展,中国的创业从联想时代的贸工技起步,到广东、福建、浙江的“三来一补”委托加工,到百度、阿里、腾讯的互联网模仿创新,再到华为、大疆等的科技引领创新,不断续写着成功创业的光辉篇章。当今中国,创业难度不断加大,失败的周期在逐渐缩短,三年内做不出实质的创新,创业就面临生死考验,那些单纯靠模仿和模式创新就能迅速取得成功的神话在今天已然不再适用,唯有靠科技创新才有望使创业者赢得竞争、真正走向成功,这也是中国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本书将重点放在对科技创业的探讨上。

对首次创业的科技创业者来说,有很多的知识和技能需要他们事先学习和掌握,就像在正式演奏钢琴之前,演奏者需要先学习琴谱并反复练习,掌握基本技法之后才能开始演奏,最终能否把乐曲演绎得行云流水,取决于演奏者是否熟悉琴谱、指法是否熟练、是否理解曲子的精髓、能否自主发挥。本书要表述的是一个科技创业的“琴谱”,是一个初学“弹琴”的人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后演绎得好坏需要演奏者不断修炼和领悟,在实践中成为一名科技创业乐章的合格演奏者。

天使投资是科技创业的重要推手,是用股权投资的方式支持早期科技创业,并最终从创业企业中退出变现的风险投资模式。风险投资人总希望投中有实质创新且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有愿景并有能力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创业团队,除了有帮助年轻人实现创业梦想的使命外,他们也希望其投资在将来某一天能够获取相应的回报。可是很多创业者对融风险投资存在认知误区——不是所有的创业项目都适合融风险投资,更多的创业项目只能靠自己解决发展资金的问题。很多创业者对创业项目的核心优势和未来走向认知不清或期望值过高,费尽心思到处寻找风险投资,结果他们的项目根本不在投资人的兴趣范围内,努力许久却只是浪费创业团队和投资人双方的时间和精力。当然,也不是所有接受了风险投资的项目最终都能走向成功。因此,编著者为了提高创业者和投资人双方的效率特撰写本书,希望能让创业者对科技创业有较为清晰的认知,把精力用在该用的地方,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统计表明,中国创业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年多,美国创业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为8年,日本创业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为12年。因此,能够让一个创业企业良性地存续下去并持续盈利对创业者来说就是成功,而能够让创业企业的创新对行业、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则更是社会公认的成功。那么,如何理解创新?如何理解创业?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什么样的时机适合创业?什么样的项目适合融天使投资?如何让创新落地?如何让创业成功?对第一次尝试科技创业、挑战自我的人来说,无论是有多年经验的职场人士,还是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只要决定迈出这人生重要的一步,就需要系统思考上述问题、认真准备答卷。创业意味着开启了自己“演奏”的历程,在此,编著者预祝每位演奏者都能演绎出自己的华彩乐章!

本书将从实战的角度为试图创业的科技创业者系统地梳理创业脉络,聚焦于创业初期企业的运作和融资,包括做好创业前的准备、区别科技创业与一般创业、寻找创业方向及适合自己的创业切入点、组建创业团队、做好创新产品、设计商业模式、经营企业、撰写商业计划书、融天使投资等,以大量真实的案例让初次创业者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启示,以期少走弯路、顺利走出创业第一步,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科技创业者。

本书编著者之一郭旭升早年创业,现在从事科技天使投资工作,既管理过企业,又评估过创业项目、接触过创业团队,在对科技项目的实际投资和投后管理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深入观察。编著者期望借助本书将自身的经验教训传递给那些准备创业的年轻人,希望对他们开启创业历程有所帮助。同时希望本书对那些想了解科技创业的在校学生和职场人士也能产生价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技企业的运作方式,更好地适应职场的要求。本书另外一名编著者是北京大学的杨爱民教授,她具有丰富的指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实际工作经验。

衷心感谢为本书写作提供案例的高校,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南大学等;衷心感谢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部分获奖团队,包括NOLO VR凌宇科技团队、枭龙科技团队、达必克团队等;衷心感谢更多的、不愿透露姓名的创业者们,是他们无私的分享和全力的配合才使本书能提供更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同时,还要感谢庄子太为本书绘制了精美的“创业树”插图;感谢家人对本书写作给予的坚定支持;感谢研究助理高子涵搜集资料并提供一定的支持。

书中有些观点是编著者在实践中的总结提炼,由于写作时间有限,不足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郭旭升 杨爱民

2023年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