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总策划杨帆新型管理模式下的漏损控制技术及方法序言

序言

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所担负的工作范围中,城市供水管线是首推的重点。该委员会自1996年成立伊始,推动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促进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的开展,先后对国内400多个城市的供水管网进行了系统的漏水检测,效果显著,备受业内人士好评。目前,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县镇公共供水的快速发展,各类供水管线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新困难,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本书编者基于当前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方面的有关技术及工作,及北京埃德尔黛威新技术有限公司(本书以下简称“埃德尔公司”)承担的“十二五”课题“供水管网漏损监控设备研制及产业化”和“十三五”课题关于“多水源格局下水源-水厂-管网联动机制及优化调控技术”(2017ZX07108-002)中的子任务——管网泄漏在线监测定位装备研发(2017ZX07108-002-07)编写了本书,全书内容分为两篇,分别是供水漏控,家庭与建筑物渗漏检测与漏点定位。编者期望通过本书的出版助力于解决我国供水企业基于由漏损所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和困扰,实施规模化降损,切实把漏损率降低至国家目标10%以下,促进供水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本书由埃德尔公司董事长杨帆女士担任总策划,埃德尔公司CEO毋焱女士担任主编,高伟、吴作辉、刘志强、袁敏、张平等五位同志担任副主编。第一篇供水漏控的编写分工为:第一章由埃德尔公司董事长杨帆女士编写;第二、三章由埃德尔公司高级工程师袁敏先生编写;第四章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平先生编写;第五章由埃德尔公司董事长杨帆女士、高级工程师刘志强先生编写;第六章由埃德尔公司高级工程师高伟先生、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学院副教授封皓先生编写;第七、八章由埃德尔公司高伟、刘志强先生共同编写;第九章由埃德尔公司CEO毋焱女士编写;第十章由埃德尔公司董事长杨帆女士编写。第二篇家庭与建筑物渗漏检测与漏点定位,由深圳明晨渗漏检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吴作辉、黄文涛先生及埃德尔公司高级工程师袁敏先生共同编写。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部分省、市、县供水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结合各自丰富的工作实际和经验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对本书各章节的相关内容和观点提出了非常具有真知灼见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2021年7月前言前言

供水管网漏损率是体现供水企业产、供、销、建、管、修全过程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如何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是供水企业提高管理质量水平、增长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简单地说,就是如何堵住漏损。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供水漏损控制一体化解决方案,科学系统地解决漏损问题,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在借鉴参考国际水协(IWA)漏损控制理论方法、住建部颁发的《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工作指南》《城镇供水管网漏水探测技术规程》、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全国地下管线事故统计分析报告》,以及埃德尔公司承担的国家“十二五”课题“供水管网漏损监控设备研制及产业化”成果之一《分区计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等的基础上,作者从埃德尔公司承担的国家“十三五”课题 “多水源格局下水源-水厂-管网联动机制及优化调控技术”中的任务出发,会同山东、江西、黑龙江、新疆、青海、西藏、福建、河北、山西、四川等供水企业的有关专家,组织编撰了本书。

漏损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实施应用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系统、漏水探测、漏水修复、压力管理、管网更新、计量误差与其他漏失问题(简称管理漏失)的处置等。自埃德尔公司从2009年开始推广应用分区计量系统以来,广大水业同仁都充分认识到分区计量系统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前行。为此,本书一开篇就阐述了构建新型管理模式是供水企业系统治理漏损、实施规模化降损的充分必要条件。实施分区计量系统,供水企业须要建立新型管理模式,以保障稳定、持续、长久的漏损治理。我国目前有些供水企业实施分区计量系统以后,降损成效有限,其根本原因在于:在引入分区计量系统以后,没有及时配套实施新型管理模式,这一点务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分区计量系统是在管网上建立的主动、常设、动态的漏损监测与控制系统,把供水管网按照一定的原则与机理分隔成为一定数量的、相对独立的计量区域,对流入该区域的流量进行在线监测,以便对每一个区域的泄漏水平进行定量分析,这样就可以始终把检漏重点放在漏失最为严重的区域,再加以配套应用埃德尔公司“十三五”子任务成果“管网泄漏在线监测定位装备”(本书统称为在线渗漏预警与漏点定位系统),这样,一旦漏失超过限定水平,不仅可及时发现新的漏损区域,而且可以及时监测到漏失管段,继而定位相关漏损点,显而易见,检测效率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经济损失。

传统的漏损控制解决方案是建立一支专业的检漏队伍,使用当前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快速定位漏水点;一旦实施应用了分区计量系统以后,检漏技术就转型成为漏损控制的配套技术;再配套“十三五”课题任务成果在线渗漏预警与漏点定位系统就可以实施规模化漏损控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正常情况下,物理漏失不能超过70%,那么还有30%是其他漏失。为此,本书除了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目前应用广泛的声波探测方法、相关分析法、在线监测相关定位法外,还对气体示踪法、探地雷达法、水中机器人检测法、管道内窥法、卫星遥测法等其他检测方法做了论述。此外还论述了其他漏失处置方法,便于解决营销、抄表、计量损失与其他漏失等有关问题。

总之,本书系统论述了漏损控制的一系列技术与产品,并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从而达到降低供水企业运营中的经营管理风险,实现稳定、持续地把漏损降低到合理水平的目标,保障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给供水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书共分两篇,第一篇以解决供水企业漏损控制为主,指出供水企业建立新型管理模式是“系统治理”漏损的组织保障,并从建设供水管道出发,系统地叙述了我国现阶段供水管网构成、管网探测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分区计量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漏水成因与对策、漏损控制方法、管道维修漏损控制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以及大数据下的管网改造等问题,并探讨了未来供水企业发展的三位一体系统化建设。第二篇以提供家庭检漏专业人员有关知识为主,本书节录了由深圳明晨渗漏检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为主体编制的、有关家庭与建筑物渗漏的基本知识,其中相当部分已经编入了深圳相关规程。

希望读者通过本书能了解构建供水企业新型管理模式是“系统治理”漏损的充分必要条件;掌握相关技术、原理、仪器设备的应用场景与方法,以真正实现降低供水企业漏损率,保证达标的最终目标;同时希望家庭检漏专业人员在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上有更大的提高!

同时,此书对我国城市其他地下管网的规范管理,也有一定的学习借鉴价值。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县镇水务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张润平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