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无人机技术涉及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以及航空动力推进技术等,是信息时代的高技术综合性产物。根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428亿美元。目前,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诸多领域已显现出“无人机+行业应用”的蓬勃发展势头。但同时,无人机市场蓬勃发展带来的负面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面对无人机行业野蛮生长,监管不完善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消费级无人机因其技术门槛低、极易获取(线下/网络购买)、成本低、操控简单、机动灵活、隐蔽性高而被广泛使用,同时,使用消费级无人机制造危害的效费比极高。

因此,反无人机技术装备也随之快速扩展,无人机防控技术不断创新,低空安防系统的实现手段将不断丰富,“全天候立体侦察预警”和“发现即拒止”一直是反无人机技术的核心目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低空安保无人机防控系统将与现有安防系统不断融合,在保障重大活动和重点空域的低空安全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反无人机技术的创新也带动了反无人机市场的快速发展。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反无人机市场将以41.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66亿美元。反无人机装备产品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将是亚太地区(占全球市场的30%),反无人机市场的产品将会供不应求。同时,各类军警单位、机场、会展、重要企业也将涌现出极大的相关岗位需求。

本书立足于无人机防控技术,重点论述了无人机探测、捕获摧毁、驱离迫降等内容。全书共七章内容,第一章介绍了无人机的发展、分类、系统组成等; 第二章深入讲述了无人机的飞控、通信、导航和飞行原理,为后续的无人机探测、反制手段提供了原理基础; 第三章介绍了无人机安全隐患、无人机防控的意义、入侵方式分析以及云系统; 第四章分析了五种无人机探测技术,包括目视侦察、声波探测、光电探测、电磁频率探测和多普勒雷达探测; 第五章介绍了四种捕获摧毁类无人机反制技术,包括鹰补式反制技术、射网式反制技术、激光打击式反制技术、声波击落式反制技术; 第六章探讨了三种常用的驱离迫降类无人机反制技术,包括电磁频率干扰、导航信号压制干扰和欺骗干扰,同时还介绍了其适用设备; 第七章介绍了典型防控案例及模拟对抗演练相关操作。

本书由李立欣、王大伟主编,安向阳、胡强副主编,全书由李立欣统稿。本书作者均在无人机领域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有着深厚的知识积累。本书是作者前期关于无人机防控技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小结,全书围绕无人机防控为核心内容,详细阐述了无人机各系统原理、引出各类探测技术和反制手段,使读者系统学习掌握无人机防控技术,同时本教材还开发了配套教具,可以配合开展教学工作,力求内容丰富实用,可操作性强。本书可以作为职业院校无人机应用技术等相关专业学生的配套教材,同时还可以作为无人机从业者、无人机防控岗位人员的参考用书。

因为本书涉及面较广且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若有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