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为了适应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和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需要,本书从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既反映教育评价领域的共性问题,也反映学前教育评价的特殊问题;既反映国内学前教育评价的探索成果,也反映国际学前教育评价的经验教训;既注重对学前教育评价基本问题的探讨,也注重对学前教育前沿问题、争论问题的探讨;既有大量的理论介绍,也有丰富的实践训练。与此同时,每章设计的拓展阅读,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本章的内容,同时达到拓宽读者视野的目的。本书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 指导思想的时代性。本书为满足时代发展的教学需要,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精神与原则,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尊重时代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化,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2) 理论体系的新颖性。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学前教育评价的有关理论、实施过程、模式等问题,从理论到实践,介绍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及最新信息,全书有理有据,自成体系,适用面广,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

  (3) 教学的实用性、应用性强。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将复杂的学习概念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教授给学生,是一项重要的挑战。本书在遵从知识逻辑框架的基础上增加了实际案例,将知识点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和吸收。本书每节增加了知识点练习,设计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最大限度地增强了教学的实用性与应用性,从而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4) 趣味性强。本书通过真实案例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创造真实、可感知的情境,并附有图片、教学文件、视频等辅助呈现教学内容,这样可以增加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记忆力。与此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和合作交流来学习,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教育评价的基本问题;第二章为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问题;第三章为学前教育评价的方法技术;第四章为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第五章为学前教师评价;第六章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本书第一章由宋婉昱编写,第二章由费騋闯、时代编写,第三章由刘秋凤编写,第四章由王瑜编写,第五章、第六章由费騋闯编写。另外,李则昊、李璐佳等参与了本书前期编写、案例收集和文字整理工作。本书可以作为全日制及成人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本、专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类学前教育的培训资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研究资料,限于篇幅,在此恕不一一列出,特此说明,并向相关作者表示致谢!本书的编写也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