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

··

前言

近年来,利用翻译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已经成为语言服务行业中的一种普遍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翻译技术的教学与普及随之成为翻译及相关学科的一项重要课题。翻译技术贯穿于翻译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翻译技术的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职业译员的必备素质。

本书旨在向读者讲授翻译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读者的基础翻译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读者通过学习相关课程,能够掌握翻译过程中所需的关键技术和工具,使用技术工具完成常见的翻译任务,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为日后的翻译实践和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是翻译技术教学的实用基础教材,目的在于为读者提供翻译技术通识,帮助读者提高跨语言、跨文化交流能力,改善翻译质量,提高翻译水平与工作效率。本书内容以应用为导向,结合具体使用场景介绍能够快速习得的翻译技术,讲解方式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编排主要通过案例解析要点,避免过度介绍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软件选取便捷易用,尽量使用免费或收费较低的云平台或本地软件。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译前处理、译中处理、专题学习三大部分。

译前处理主要包括文件格式与转换、网络搜索、桌面搜索、Word进阶应用等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虽然是针对翻译的,但其中不少知识与技能是可迁移的,有助于大幅提高日常办公效率。

译中处理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翻译、语料库应用、术语库应用、译前译后编辑等内容,这部分内容针对普通翻译而设,旨在帮助读者通过利用技术提高翻译质量与效率,并借此提高项目管理能力。

专题学习主要包括质量保证工具应用和影视字幕翻译,供学有余力的读者学习,旨在提高特定场景中的语言处理能力。

总体而言,本书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针对普通读者,实用易上手

本书以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及入门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内容选择上避免过于深奥,注重实际能力的训练,引导学习者进行上机操作,培养实际翻译技术及项目管理技能。

2章节完整、独立,灵活可自学

本书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情况,各章内容相对完整、独立,便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选择内容,也方便读者自学。全书分为10章,可整体使用,也可根据课时进行调整,各章内容各有侧重。每章包含“本章导读”“基础知识”“案例解析”“综合练习”四个模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助读者掌握基础知识,熟悉实际应用。

3贴近行业实践,翻译工具经济实用

本书选取的案例与内容尽量贴近行业实践与岗位工作内容,以实操内容为主。考虑到高职学生及入门读者的学习条件,本书讲解的工具多数是免费或收费较低的,确保读者能进行相关的实际操作,掌握技能,到职场中真正应用所学,实际提升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本书由翟映华担任第一主编,负责组织编写团队;由陈杲担任第二主编,负责制定全书框架,审核书稿。刘玉贵、赵婉茹、刘笑笑担任副主编,负责编制风格指南,编写部分章节。具体编写分工如下:陈杲负责编写第1章;赵婉茹负责编写第2章;刘笑笑负责编写第3章;赵婉茹、张艺鸿负责编写第4章;翟映华负责编写第5章;林海颐负责编写第6、7章;刘玉贵、刘笑笑负责编写第8章;杨艳丽负责编写第9章;高书冕负责编写第10章。

翻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或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3年10月

本书讲解的翻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