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本书的编写背景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技术驱动的新商业模式正在兴起 ,与此相适应 ,管理类人才的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需要进行优化和创新。
新时期人才培养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习成果为导向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探索教与学的新范式 ,采用情景式、协作式、体验式、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表达与思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使之既适合行业需要 ,又适应社会快速发展需要。同时 ,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任务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策划者、学习任务落实的组织者、学习效果的检查者和督促者。
传统的教材开发模式、展现形式已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教材开发需注重以下四点 :一是要具有相当的开放性 ,能适应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随时融入 ;二是要方便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线上与线下结合学习 ;三是要注重校企双元教材开发 ,加大企业资源引进力度 ,实训内容要真、要新、要丰富 ,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需求 ;四是要突出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 ,强化 “干中学 ”。《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新形态教材正是基于此背景进行编写的。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围绕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编写 ,系统阐述基础知识、工作说明书、招聘、培训、绩效、薪酬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激励等岗位核心技能 ,为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书基于任务驱动理念 ,设计了十八个工作任务。知识链接融入知识和案例 ,重点阐述基本概念和理论 ;任务演练以任务单的形式训练技能 ;活页笔记便于学习者记录学习过程、重点和难点及学习体会与收获。全书既侧重个人岗位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 ,又注重团队协作能力养成。教学过程的实施体现相应职业工作过程 ,本书工作任务完成后 ,任务成果可组合成人力资源管理实务应用方案。
三、本书的编写特点
目前国内已出版的 “人力资源管理 ”相关教材大多以理论阐述和举例为主 ,采用传统模式装订 ,技能训练内容较少。相比同类教材 ,本书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校企双元 ,基于现实工作场景 ,将企业真实任务转化为教学案例和技能训练任务,展现行业新业态、新水平、新技术 ,培养学生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
二是数字资源 ,嵌入二维码 ,可扫码查阅案例、下载任务单等 ,便于线上线下教学融合
三是任务式编写方法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以学生为中心 ,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注重理论够用、技能训练为主的编写思路。
四、本书的使用建议
本书建议学时为 64学时 ,前八个模块每模块 8学时。本书的任务训练建议以团队方式进行 ,以便进行充分讨论 ,激发团队智慧 ,更好地完成任务训练。每个团队人数建议为 4~6人,选出组长 1人,负责组织讨论、分配任务、解决队内问题等 ,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表达与思考能力。
本书的任务单均提供电子稿下载 ,以供任课老师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后分发给学生 ,以电子稿形式收取作业。纸质任务单可供团队在讨论时使用 ,部分任务只需要填写文字内容,因此也可以将活页任务单取出 ,以纸质形式上交作业。
五、本书的编写团队
本书由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乔祯任主编 ,负责全书的整体设计、内容选定、统稿、定稿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郑凤、李帅、刘娜欣任副主编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姚静静、呼和浩特万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李和霞参编。其中 ,模块一、模块二由郑凤编写 ;模块三、模块四由李帅编写 ;模块五、模块八、模块九由乔祯编写 ;模块六由刘娜欣编写 ;模块七由姚静静编写 ;全书的案例、数据由李和霞负责协调收集。本书部分案例和数据来自相关合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鼎力支持 ,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 ,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 ,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4年1月
本书配套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