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大大减轻了人的脑力活动的强度。一方面,企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线与生产设备内部的信息流量迅速增加; 另一方面,来自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日趋增长,产品包含的设计信息量与工业信息量激增。这些因素导致制造过程与管理工作的信息量剧增,因此必须不断提升制造系统对大规模信息的高效采集、分析与处理能力,这不仅需要数字化、网络化技术,还需要智能化技术。这些智能化技术被深度应用于生产制造的各环节,便形成了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大趋势。智能制造融合了工业软件、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增材制造等关键使能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应对市场变化。但是,推进智能制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市场、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不同制造模式的制造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模式与策略差异很大,面临诸多技术、管理、实施与应用的风险。此外,如何通过产教融合等途径有效提升高等院校与企业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效果,也是当前教育界与产业界重点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书旨在通过不同的智能化生产制造实践案例及教学应用,帮助读者领悟智能制造的内涵、关键使能技术、应用场景、实施难点,有效赋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本书凝练了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近年来在智能制造实践教学领域的教学改革与产学协同育人的实践经验与应用成果,可作为高等院校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制造企业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全书由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工程训练教研室组织编写,由杨建新、李双寿负责编写。参加编写工作的有李璠(第1章),汤彬、李双寿(第2章),彭世广、姚启明(第3章),杨建新、梁雄(第4章),杜平(第5章),朱峰、王健美、王群(第6章),曾武、金晖(第7章)。

本书获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项目支持。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