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2012 年,AlexNet 在ILSVRC(ImageNet 大规模视觉识别挑战赛)中取得突破性胜
利,这标志着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崛起。摩尔定律似乎在AI 领域获得了新生——
如果说传统芯片的计算能力每18 个月翻一番,AI 芯片的性能提升则大大超过这个速度。
这种算力革命带动了模型架构的突破。从2017 年Transformer 架构横空出世,到2022 年
ChatGPT 掀起大语言模型革命,再到2023 年多模态模型百花齐放,AI 模型的参数规模从
百万级跃升至万亿级,AI 的能力边界不断拓展。从图像生成到代码编写,从语音识别到
视频制作,AI 应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重塑了各个行业的生产方式和创新模式。
技术的高速发展正逐步改变设计师的工作方式与思维模式。从最初的手工绘制到计算
机辅助设计(CAD),再到如今的AI 辅助设计,设计师的效率与创造力都得到了前所未有
的提升。AI 不仅能够快速生成大量设计方案,还能根据数据进行实时调整,这种新型工
具的加入使得设计流程被重构——从灵感到落地的时间大幅缩短,也让更多的可能性得以
被探索。
尽管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我们必须看到,有些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始终稳固不变。正
是这些不变的因素,才使得科技在不断的进化中仍然保持人性、温度与社会责任感。从计
算机交互技术发展的整个历程来看,“以人为本”始终是交互设计的起点与归宿。设计师
不再仅关注任务完成效率,而是更注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情感、心理与文化需求,强调
多元化与包容性,同时考虑易用性与美好的体验,为用户提供真正有温度、有意义的交互
体验。
人类所特有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对文化语境的敏感理解,决定了我们能够在设计中融入
更深层次的共情与关怀。只有在这种富有同理心与文化洞察力的土壤中,才有可能培育与
实现真正的创新。设计不应是简单的功能堆叠或美学装饰,而是对事物本质的探索与突破。
基于这样的背景,本书聚焦于以用户为中心、智能为协同的交互设计方法。通过对用
户的洞察,发现需求并进行定位,继而进行构思与设计,并开展测试与评估。在核心设计
流程中,介绍智能技术的应用,以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智能协同的交互设计方法。本书并
非纯粹的设计工具书,而是期望让读者理解每个设计方法背后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掌握设
计的技能和实践方法。这样一来,不论技术如何变化,设计工具的智能化如何发展,读者
都能始终保持设计的定力,在未来的设计生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
本书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朱小杰、王颖惠编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王奇光,烟台科技
学院孙铭,潍坊理工学院王晓芸、赵丽霏,山东华宇工学院王瑞雪,山东英才学院马丽明,
Ajszw.indd 5
2025/6/18 14:40:27
AIGC信息与交互设计VI
青岛科技大学周坤鹏、江苏师范大学李飞等参与编写。苏雪妍、冯雪、黄雯、王海荣和姜
浩文等在案例整理、插图设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内容完整、
结构清晰,但由于时间和编者水平有限,难免会存在一些疏漏与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读者
在阅读过程中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以帮助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此,对您给予的
宽容与支持深表感谢!
编者编者
2025 年3 月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