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我们在宇宙中,会一直孤独吗?
2017年4月,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北京举办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做了视频演讲,他说:“在我的一生中,我见证了社会深刻的变化。其中最深刻的,同时也是对人类影响与日俱增的变化,是人工智能的崛起。”在演讲中,霍金重申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最好的事情,要么就是最糟糕的事情。他认为,人类需警惕人工智能发展威胁。因为人工智能一旦脱离束缚,以不断加速的状态重新设计自身,人类由于受到漫长生物进化的限制,将无法与之竞争,从而被取代。
我们希望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是人类最好的事情。在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将互联互通,在虚拟世界中永生,甚至借助具身智能再生。当然这个世界是协同进化的,很多跨时代的想法、单个领域的进步最终会停滞在时代边沿,如感知机没有数据和算力支撑,也只是昙花一现。我们认为期望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实现带来科技奇点是不现实的,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非生物智能将和人类智能一起不断进化,一起面对挑战,一起探索物理世界的极限。
具体到医疗健康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有望极大地延长我们的健康生存期,很多学者预言到2035年,有望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数据将被完整记录,这些数据包括运动、出行、购物、营养、基因、体检、诊疗、用药等。人工智能驱动的健康管理平台能有效地分析这些海量数据,并针对性地给出健康建议。个体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管理将一体化发展。
本书回顾了医疗健康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现状,提出了人工智能背景下未来医疗的前景构想和监管建议,为读者更好地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和大健康产业提供思路和决策建议。
本书撰写过程中得到了鼎晶生物蔡丽君博士的指导,金华开放大学张俊玲老师、金华中心医院葛邦彪主任、金华市人民医院盛晓生博士、金华广福医院胡大沛主任也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在此深表感谢。
本书是浙江省哲社科重点课题“人工智能背景下浙江省智慧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本书初稿于2024年7月完成,2025年3月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形成第二稿。本书的第二、四、五、六章由吕刚撰写,第三章由应华永撰写,第一章和第五章病例分析内容由董扬撰写。由于认识局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欢迎读者通过电子邮件lg2578@qq.com与我们联系。
吕 刚 应华永 董 扬
2025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