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动物学野外实习作为高等院校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基础课

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共同构成了动物学教学

的三大核心环节。野外实习作为关键环节,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

素养的提升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学生

培养质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实现教材各教学

环节有机结合,编者根据地域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编写了这部具有

针对性的野外实习指导书。依据《“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

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编者把价值引领、需求导向、分类

发展和守正创新作为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本教材具有以下特色:

继承现有野外实习指导书的成功经验和系统化知识体系,注重理论

与实践紧密结合,既夯实基础,又拓展知识面,特别是在培养学生

实际操作和独立工作能力方面做出努力;针对东北地区的地理和动

物区系特点,本教材设计了符合东北地区20 余所大中专院校需求

的内容,突出地方特色;教材内容简练实用,精炼文献资料和背景

知识,避免冗余信息;教材编写者为多年工作在野外实习教学一线

的动物学教师,融入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增强了教材的实用性与可

操作性;结合科研训练和课题研究,以及融合课程思政目标的教学

活动设计,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提升实践能

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符合素质教育教学要求。

此外,教材系统设计了野外实习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为规范实

习环节管理实施提供指导,确保实习工作科学规范、安全有序。

按照东北地区多数院校野外实习的习惯,分别介绍森林和草原

脊椎动物、海滨潮间带无脊椎动物的识别特征、分布特点、生态习性、

动物的采集和标本制作等内容。提供东北地区典型实习点的实习教

Dwczw.indd 3 

2025/6/4 16:16:17 

动物学野外实习实用教程

IV 

学设计方案和教学案例;科研训练有明确的目标和实施办法,使学

生具备初步的野外工作能力。

本教材在《动物学野外实习指导》的基础上重新编写,共包括

7 章22 节。本教材按照现行的动物学教学内容体系,依据东北地

域海滨、淡水和陆地三大基本实习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系统安

排。在介绍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和制作等野外实习的基本知识外,

还着重讲解了常见动物的野外识别方法,以及现代生态学野外工作

的基本方法,涵盖动物多样性调查、生态分布与行为观察等内容。

本教材将野外实习与动物资源调查、生态学研究相结合,激励学生

通过实习所获取的数据,分析动物生态分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

而揭示动物的生态分布规律。培养学生论文式实习报告的设计与写

作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此外,本教

材还新增了东北地区典型生境的实习教学设计,收录了东北地区常

见昆虫的属种,编制了基础知识习题集及彩页图版。依据鸟类最新

分类体系对东北常见鸟类的属种进行了更新、调整和补充。同时,

本教材还更新了科研训练小课题,并补充了科研课题的研究设计,

使科研训练环节更具操作性。

本教材是根据作者多年指导野外实习的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编

写而成的。由易国栋设计、统稿,并负责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

第二节、第六章的编写及图版图片收集和种类鉴定工作;许旭负责

第一章第二、三节及第四章第三节、第五章第一节;刘兵负责第四

章第三节(昆虫部分)、第五章第三节的编写;其余编委人员负责

第一章第一节及第四章第一、二节和第七章的编写。参与图片编辑

工作的同学有张曦文和马毓,参与部分文字整理工作的同学有华晓

倩、郑润竹、赵鑫宇、朱青,均为吉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本教

材语言简明流畅,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操作性强,是有关院校生物

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师生很好的实习教科书,也是有关科技工作者

开展科研工作和中学生物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图版部分和部分种类配图由王拓、唐景文和颜秉正等提供,

Dwczw.indd 4 2025/6/4 16:16:17 

前言

在物种识别过程中得到了唐景文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

衷心感谢。由于作者的水平所限,本书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

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5 年2 月

于吉林省四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