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竞争已经成为企业之间、国家之间、地域之间竞争的焦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也成为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本书是1996年版的修改版,不仅收进了国内外学者近几年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且也融进入作者在教学科研中的最新体会。突出地加强了工作分析、职位评价、绩效考核、薪酬管理、企业文化等中国企业当前急需充实的内容;同时增加了人事风险、职业管理等新鲜内容。为了适应MBA案例教学的需要,每章后均附适用案例。本书既有理论上的先进性、创新性,又有实践上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考虑到教学内容国际上的通用性,又考虑到适合中国国情。 特色: 在教材内容上突出了“宽、新、实”的特点,即:知识面要宽,兼收并蓄中外管理科学的优秀理论与方法;内容要新而实,反映各学科的最新进展,理论联系实际,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可操作性。 简明目录: 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原理/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工作/4.人力资源计划/5.人员招聘与人事测评/6.人员的使用与调配/7.人事风险/8.绩效考核管理/9.薪酬管理/10.人员培训/11.职业管理/12.劳动关系

目录 前言Ⅲ 序Ⅴ 第一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1 第一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含义和特点1 一、 人力资源的含义1 二、 人力资源的特点2 三、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含义3 四、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点4 第二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标和任务6 一、 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6 二、 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7 三、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10 第三节从管理的软化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兴起11 一、 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11 二、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兴起13 第四节从改革开放看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4 一、 世界竞争力排行榜的启示14 二、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15 复习题15 思考题16 第二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原理17 第一节关于人的哲学17 一、 人性假设理论17 二、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0 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21 第二节人事矛盾运动规律23 一、 人事矛盾的一般规律23 二、 人事矛盾产生的客观原因24 三、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职能24 第三节人事管理原理25 一、 同素异构原理25 二、 能级层序原理26 三、 要素有用原理27 四、 互补增值原理28 五、 动态适应原理29 六、 激励强化原理29 七、 公平竞争原理30 八、 信息催化原理31 九、 主观能动原理31 十、 文化凝聚原理32 第四节中国古代的人事思想...

暂无课件

暂无样章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前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亟须大批拥有广博的知识基础、懂得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熟悉其运行规则、掌握必要的管理技能、了解中国企业实情、具有决策能力、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管理人才,培养足够数量的这类人才,是我国管理教育界面临的紧迫任务。

工商管理硕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MBA)教育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重要方式,是大学管理教育的主流,美国每年MBA学位授予人数约占全部硕士学位授予人数的四分之一。从1991年开始,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清华大学等九所高等院校开展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试点工作,我国的MBA教育正式起步。1994年起招收MBA研究生的试点院校扩大到60多所,并成立了全国工商管理教育指导委员会。

我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需要的高层次务实型综合管理人才。根据这一目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MBA培养试点工作中总结改革开放后十几年来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的经验,借鉴国外优秀管理院校的成功做法,学习国内兄弟院校的长处,对MBA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同时陆续编写了一批用于MBA教学的教材、讲义和案例集。

随着MBA培养规模的逐步扩大和对MBA教育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国内原有的以编译为主的教材已不能适应MBA教育发展的要求,需要编写一套体系完整配套、内容实用新颖、具有国际可比性,同时符合中国国情的MBA课程系列教材。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组织力量对教材的选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