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

作者:邹统钎

定价:39元

印次:1-4

ISBN:9787302085171

出版日期:2004.05.01

印刷日期:2007.07.26

图书责编:邓婷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以旅游体验论和可持续发展论为核心提出了旅游景区的目标模式;从景区功能管理的角度,深入研究了景区的体验设计、产品创新与市场营销;从景区分类管理的角度,对不同类别景区(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历史文物单位、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与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管理模式;最后总结了国内外旅游景区开发管理的经验教训。 本书面向普通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同时也可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和研究人中了解及研究景区管理的参考用书。

序:旅游研究十五载 时间本来是个破产户,你找他要什么,他就没有什么。再说,时间也是个小偷。你不是常听见人们说吗:不分白天黑夜,时间总是偷偷地溜过去? ——莎士比亚《错误的喜剧》中大德洛米奥的台词 先行、分工与创新乃成功之奥秘——自言自语 受社会学田野工作法的熏陶,我本来热衷于实证研究,希望从深入的实际调研中,升华、总结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科学理论。然而现实并不具备让我从事实证研究的条件,我只好回归“摇椅上的思辩”。这就注定了我要从理论研究入手,经历一个从传播、集成到思考、创新,从国外到本土的旅游学术研究历程。 第一节 从集成转向创新,从传播走向咨询,从异域迈 向本土 我对旅游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旅游目的地开发管理与旅游企业经营战略。我的旅游研究相当长时间是集大成,集粹西方先进的旅游管理理论与方法;我对旅游理论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传播,传播西方旅游管理理论到中国;我旅游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异域,尤其是西方欧美国家旅游发展、旅游管理的经验与教训。在我对旅游开发研究了6年有了一种枯竭感之后,为了刺激自己的兴奋点,借到夏威夷大学深造的机会我开始了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这一研究方向,从此开始了我对战略研究的旅程。读博士3年,我集中精力研究了战略管理思想史、企业成长战略。取得博士学位后,又回到了旅游管理与休闲科学领域。 一、集成的经历 在理论研究上我对我国的旅游理论研究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两项。 (一)系统地介绍与传播西方旅游开发规划理论与方法 我是我国最早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之一,集中体现在我的5本专著:1993年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开发与规划》,1996年旅游...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序:旅游研究十五载 I

第一节  从集成转向创新,从传播走向咨询,从异域迈向本土 I

一、集成的经历 II

二、创新的尝试 III

三、未来的构想:从旅游管理向休闲学与体验经济转移 VI

第二节  方法论:跨越大峡谷的桥梁 VII

一、历史进化法 VIII

二、交换分析法 VIII

三、功能主义方法 IX

四、比较分析方法 IX

第三节  研究旅途中的灯塔 X

一、周廷儒院士 X

二、费孝通先生 X

三、吴正平老师 XI

四、朱卓任(Chuck Y. Gee)院长 XII

五、周三多教授 XIII

六、徐二明老师 XIV

七、金元老者 XIV

第四节  个人研究哲学 XV

一、桑——蚕——丝哲学 XV

二、自我否定机制与科研的“四化” XVI

四、服务天下之精神 XVII

第一章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的目标模式 1

第一节  旅游景区分类、功能与治理体制 1

一、经济开发型旅游景区 1

二、资源保护型旅游景区 2

第二节  旅游景区开发经营遭遇的挑战 4

一、经济开发型景区:忽视游客体验、产品供需错位 5

二、资源保护型景区:开发与保护之争 6

三、景点公司上市之争 8

四、理论上的挑战 10

第三节  目标模式的理论依据:旅游体验论与可持续发展观 11

一、旅游体验论 11

二、可持续发展观 16

三、快乐体验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 20

第四节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的目标模式 21

一、目标 21

二、管理理念 21

三、治理模式 22

四、项目配置原则 23

五、景区布局:最适人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