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按照税制要素分类的方式,以不同税种展现了我国近年来税收筹划的基本理念、技术以及筹划切入点,并对最新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解读,提供了对应的筹划思路。 全书共分为7章,分别为:税收筹划总论、增值税的税收筹划、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企业重组的税收筹划、发票管理和典型案例分析。本书在正文中穿插了大量专栏,提供了国内外税收筹划中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并涉及财务会计、法律、金融等多方面内容。 本书既可供财政学、税收学、会计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使用,也可作为EMBA、MBA、MPAcc以及MPA的教材,同时对于税务工作者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前 言 2009年1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发布了《关于征求〈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意见的函》。同年5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正式发布《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国税发[2009]90号,简称《指引》)。《指引》中明确提出,税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税务规划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并符合税法规定”。这是我国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税收规划”这一名词。笔者认为,这至少表明了我国税务主管部门对于“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并符合税法规定”的税收筹划的一种认可。 尽管“税收筹划”行为早已作为世界各国纳税人进行税收管理的一项必备内容,并且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但是世界各国的税务主管部门似乎对这一行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或者说不支持。笔者认为,这与“税收筹划”同“恶意避税”在实践中经常难以区分有关,那些刻意避税的纳税人往往针对现行税法的漏洞,游走在税法的边缘,最终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有些纳税人甚至铤而走险,试图利用各种方式逃避税务部门的监管,直接逃避纳税。用三个简单的名词就可以概括和区分上述的三种情况,即“节税”、“避税”和“逃税(偷税)”。纳税人能够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的税收规划从而节约税款,就是“节税”,这是被允许和鼓励的。显然,我国的税务机关对这种情况是认可和支持的。而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针对税法规定的不明确或者歧义,获得少缴税款的收益被认为是“避税”。在实践中,我们有时是很难分辨哪些行为是避税的,哪些行为是节税的。但是,从长远来看,企业的避税行为一定不会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而其所针对的税收法规漏洞必然会被弥补。因此,从税收风险防...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第1章  税收筹划总论 1

1.1  税收筹划的分类 1

1.2  税收筹划的知识体系 2

1.3  税收筹划的概念框架 2

1.3.1  税收筹划的概念和目标 2

专栏1-1  老外如何被限制出境 4

1.3.2  避税、节税、偷税 8

专栏1-2  古井贡的教训 9

专栏1-3  偷税相关法律规定的最新变化 12

1.4  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 14

1.4.1  法律原则 15

专栏1-4  这种行为是合作建房么? 16

专栏1-5  实体从旧原则 17

1.4.2  前瞻原则 19

专栏1-6  经济合同中的条款 20

专栏1-7  厂长为何否决了财务部门的筹划方案 21

1.4.3  财务原则 22

专栏1-8  血红的发票 23

1.4.4  整体原则 26

专栏1-9  商场的筹划,多个税种共同筹划 27

1.4.5  谨慎原则 29

专栏1-10  税收政策的合法性和适用性 30

1.5  税收筹划的基本技术 32

1.5.1  平衡点技术 32

1.5.2  分拆技术 33

1.5.3  会计和税收差异技术 33

1.5.4  延期纳税技术 33

1.5.5  优惠技术 34

1.5.6  特殊政策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34

综合练习 35

推荐阅读资料 36

网上资源 36

本章中涉及的税收法律法规 36

第2章  增值税的税收筹划 39

2.1  征税对象和纳税人 39

2.1.1  征税对象 39

专栏2-1  流转税征税对象的辨析 40

专栏2-2  中国移动的...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