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2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55475
出版日期:2011.06.01
印刷日期:2011.05.26
图书责编:王巧珍
图书分类:教材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基本进入后现代社会,大众文化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主流文化,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各国打造文化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大众文化也以迅猛的态势在发展。本书对国内外特别是中国内地近30年大众文化作了深入探讨,重点讨论了通俗小说、电影、流行音乐、动漫文化、音乐剧、时尚文化等大众文化形态,其中包含不少独到见解。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大众文化、传播学、媒介经济学教学研究,在本书写作中将文艺学、文化研究、媒介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内容有机融合,在内容选择、撰写体例、写作风格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本书可作为高校教材,也可作为大众文化爱好者、文化产业从业者和研究者的参考读物。 本书提供课件,本课件获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的第六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 。
大众文化自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全面登上中国文化舞台,通俗小说、流行音乐、通俗报刊、电视剧、类型电影、广告、动漫、网络游戏、商业戏剧、流行时尚……渐次在中国大地上展示其多面的形象,绽放其难以抵挡的魅惑。 现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在我国并非迟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出现,其发轫可追溯到20世纪初晚清时期,而民国时期的20—40年代则是其兴盛繁荣期。此时期,以上海为中心,通俗小说、流行音乐、通俗报刊、电影、广告、流行时尚等流光溢彩、热闹非凡,张恨水、周瘦鹃、秦瘦鸥、还珠楼主、陈歌辛、黎锦光、郑正秋、蔡楚生、史东山、阮玲玉、胡蝶、周璇、姚莉等都是那个时代大众文化的代表人物,而《良友画报》、《生活》、《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秋海棠》、《蜀山剑侠传》、《十字街头》、《马路天使》、《蔷薇蔷薇处处开》、《夜来香》、《夜上海》等则是那个时代人们耳熟能详的大众文化报刊和作品,其影响所及,直到现在仍然被人们喜爱、欣赏。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大众文化基本转移到了我国香港、台湾,新派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历史小说、武侠片、喜剧片、流行音乐、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等在港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港台的大众文化为改革开放后内地大众文化的复苏提供了直接借鉴的范本。 我国大众文化发展到21世纪,已经出现了世界华人文化圈内的融合倾向,这种倾向在电影制作和放映、流行音乐创作和演唱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开始进行跨国、跨地区的合作,在创作、制作、消费市场上都初步形成一种整合的格局。这种融合倾向无论从文化上还是市场开拓上,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
第一节大众文化的定义以及大众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
第二节大众文化的特征
第三节大众文化的主要形态
第四节大众文化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其社会文化影响
第五节个案研究:《印象·刘三姐》
——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加工
第二章通俗小说
第一节通俗小说概说
第二节通俗小说的重要类型
第三节个案研究:从海岩小说看通俗小说的类型融合
第三章电影
第一节作为大众文化形态的电影的特征与功能
第二节商业电影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个案分析: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投名状》研究
第四章流行音乐
第一节流行音乐的特征
第二节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个案分析:拼贴杂糅、化传统为时尚——周杰伦歌曲研究
第五章动漫文化
第一节动漫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第二节动漫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动漫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四节个案分析:孩童化的蒿目时艰
——宫崎骏《千与千寻》解读
第六章音乐剧
第一节音乐剧的特征
第二节音乐剧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音乐剧的主要类型
第四节个案分析:月光下的精灵——《猫》
第七章时尚文化
第一节时尚文化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第二节媒体与时尚的互动
第三节个案分析:从街头文化到世界时尚
——维维安·韦斯特伍德时尚风格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