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的多维视角:1691年以来的《中庸》英译研究
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宽了《中庸》的翻译研究,凸显了翻译研究的历史维度,其研究和发现有助于推动中国典籍的海外传播与接受。

作者:杨文地

丛书名:翻译与跨学科学术研究丛书

定价: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538950

出版日期:2019.09.01

印刷日期:2020.01.09

图书责编:曹诗悦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中庸》为“四书”之一,哲学性最强,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升华。《中庸》英译始于1691年,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其传播与社会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其个中曲折体现出翻译行为的复杂性。本书是对《中庸》英译的全面整理,从描写翻译学、社会翻译学和文化翻译学等多维理论视角揭示了典籍翻译的属性和特征,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宽了《中庸》的翻译研究,凸显了翻译研究的历史维度,其研究和发现有助于推动中国典籍的海外传播与接受。

本书从多维角度揭示了典籍翻译的属性和特征,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宽了《中庸》的翻译研究,凸显了翻译研究的历史维度,有助于推动中国典籍的海外传播与接受。

“翻译与跨学科学术研究丛书” 总 序 翻译活动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已是学界之共识。仅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例, 翻译活动直接影响到中国现代性的形成。近代一些思想家,如严复、林纾、梁启超、鲁迅等,无不以翻译为利器,改造社会、改造国民、改造文学、改造语言。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的翻译研究大多还停留在语言分析层面,在国际上相对滞后。20世纪90年代前,有关翻译研究的论文主要探讨翻译技巧,而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更宽阔的视野来研究翻译的学术论文寥若晨星。曾经一时,人们谈中国译论,必言“信、达、雅”,谈论西方译论,离不开奈达与功能对等理论。而到20世纪90年代后,大量西方的翻译理论传播到中国,如语言学派、功能学派、诠释学派、结构学派、文化学派等,这些理论大大推动了中国翻译研究与国际接轨。21世纪初,全球化给中国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全国在读的翻译研究方向博士、硕士研究生数以千计,一批翻译系、所或翻译研究中心在高校成立,西方翻译学术名著得到大量引进,翻译研究著作得到大量出版,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翻译学刊增至十种之多,有关翻译的国际学术交流日益昌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决定选编“翻译与跨学科学术研究丛书”,旨在结集出版近年来海内外有关翻译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入选作品均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有较强的原创性和鲜明的特色,有翔实的史料或语料,研究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翻译的本质。本丛书所收著作须经丛书编委会评审通过。我们期望本丛书的编选和出版能够为打造学术精品、推动我国翻译与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起到积极和实际的作用。 ...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1 中国典籍英译研究7

1.1.1 国内中国典籍英译研究7

1.1.2 国外中国典籍英译研究12

1.1.3 中国典籍英译研究简评14

1.2 《中庸》英译研究16

1.2.1 研究视角16

1.2.2 译本研究18

1.2.3 核心概念英译研究26

1.2.4 通论性研究28

1.2.5 《中庸》英译研究简评29

1.3 多维视角的理论参照30

1.3.1 描写翻译学31

1.3.2 社会翻译学33

1.3.3 文化翻译学37

第2章 一衣带水:《中庸》的英译与出版43

2.1 《中庸》英译译本出版社概况44

2.2 《中庸》英译本出版社的历史书写47

2.2.1 出版地在英国的出版社48

2.2.2 出版地在美国的出版社54

2.2.3 出版地在中国的出版社61

2.2.4 出版地在新加坡的出版社67

2.3 《中庸》英译者的身份、翻译目的与出版社的出版宗旨67

第3章 提纲挈领:《中庸》结构分析及标题和首句英译

3.1 《中庸》原文及译文结构分析82

3.1.1 郑玄、孔颖达与朱熹对《中庸》结构分析的对比82

3.1.2 杜维明对《中庸》结构的分析与阐释86

3.1.3 《中庸》各个译本对结构的说明92

3.2 《中庸》标题英译研究110

3.2.1 《中庸》题解110

3.2.2 《中庸》各英译本的标题翻译112

3.3 《中庸》首句英译研究139

...

  本书从多维角度揭示了典籍翻译的属性和特征,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宽了《中庸》的翻译研究,凸显了翻译研究的历史维度,有助于推动中国典籍的海外传播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