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寿欣、赵立军、牛盾
定价:6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84091
出版日期:2025.03.01
印刷日期:2025.03.05
图书责编:施猛
图书分类:教材
"《实验心理学》围绕心理实验研究的方法,从学理上阐明了心理实验的理论、原理、操作与设计,尤其侧重心理原理与实验的内在逻辑,结合心理学取得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实验研究方法上的概括,旨在将理论与实验相融,学理性与操作性并重,在方法和理论之间搭建桥梁。 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方法论课程,是基础骨干课。心理实验是应用于心理学各个领域的主要方法。本书在介绍心理实验变量、实验设计、心理物理学方法和反应时基础上,对部分重要心理学领域如感知觉、记忆、思维、意识与情绪情感等实验研究进行了系统概括。本书在以下两方面有所加强:一是将实验设计与心理统计相结合,在每种设计后说明了统计的思路与方法;二是将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 本书既可作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本科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供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学习参考。"
李寿欣,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从事高等教育33年,长期从事《实验心理学》教学工作,已出版教材5部,著作2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研究成果获省级奖励5项。
前 言 实验法是进行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做心理学实验的课程。在心理学研究中做实验,就像在物理学、生物学研究中做实验一样,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求实作为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能够促使科学家脚踏实地;创新作为科研的发展动力,可以推动科学家敢于突破,因此,科研工作者必须秉持求实创新的态度。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具有主观性与能动性,正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得不了解的人往往怀疑心理学的科学性,容易与算卦、占卜联系在一起。学习实验心理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科学严谨、不断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讲授过“实验心理学”的老师有这样的体会,这门课程的内容繁多,在讲授课程过程中,要帮学生回顾其他课程(如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的知识,同时要指导学生进行心理实验操作,批阅实验报告。在选取授课内容,尤其是面对感知觉、记忆、思维与情绪情感等实验教学内容时,该讲到什么程度,确实有难以取舍之感。当张厚粲先生得知我教授实验心理学课程时,曾说“这是一门出力不讨好的课”。可见,先生对这门课程的教学难度也深有同感! 学过心理学的学生普遍反映,在所有心理学专业课程中,实验心理学是比较难掌握的一门课,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这门课程的内容多,且不统一,不同的教材有各自的侧重点,学生学起来有点无所适从。毫无疑问,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
第一章 实验心理学概论 001
第一节 实验心理学研究对象与任务 001
一、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001
二、实验心理学的意义 002
第二节 实验心理学发展简介 003
一、实验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003
二、实验心理学建立与快速发展时期 004
第三节 观察与实验 006
一、因果关系与相关关系 006
二、观察法 008
三、实验法 009
四、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010
第四节 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伦理原则 011
思考题 012
第二章 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013
第一节 心理学实验研究的程序 013
一、提出研究问题 013
二、形成假设 015
三、确定实验设计和实施实验 016
四、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 019
五、撰写和分享研究报告 020
第二节 心理学实验研究报告的撰写 020
一、标题页 021
二、摘要和关键词 021
三、前言 022
四、方法 023
五、结果 024
六、讨论 024
七、结论 025
八、参考文献 025
九、附录 026
思考题 026
实验操作 027
案例分析 027
第三章 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 032
第一节 变量概述 032
一、变量的含义 032
二、实验与变量 032
第二节 自变量 033
一、自变量的定义 033
二、自变量的类型 033
三、自变量的操纵 038
第三节 因变量 039
一、因变量的定义 039
二、因变量的指标 040
三、因变量的测量 041
第四节 额外变量 044
一、额外变量的定义... 查看详情
"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特色教材;
本书在每章(第一章除外)的内容后增加了与理论紧密联系的实验操作内容,便于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指导有机结合;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方法,尤其是实验设计的理解,在每章(第一章除外)的内容后增加了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