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哲学史中的方法论研究
详细梳理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张岱年四位现代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方法,材料丰富,论证严密,富于指导意义和启发价值。

作者:高海波

丛书名:清华哲学文库

定价: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589426

出版日期:2021.10.01

印刷日期:2021.09.27

图书责编:梁斐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方法论意识是现代中国哲学研究当中一个突出的部分。现代中国哲学家都有比较自觉的 方法论意识,值得深入研究。《现代中国哲学史中的方法论研究》详细梳理了胡适、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四位现代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方法,材料丰富,且以时间顺序考察出各位哲学家方法论的变迁。另外,将这些哲学家 置于相互比较中,凸显其方法论的意义。 《现代中国哲学史中的方法论研究》可供研究现代中国思想、现代中国哲学的学者,以及从事现代中国哲学及思想教学工 作的读者阅读。

高海波,男,汉族,江苏东海人。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兼任中华朱子学会秘书长,中华孔子学会理事。曾任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访问学者(2011.7-2012.8)。主要研究领域:宋明理学、现代中国哲学。出版专著:《慎独与诚意:刘蕺山哲学思想研究》(三联哈佛燕京丛书系列,2016)。另外,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道德与文明》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胡适的实验主义方法/

第一节存疑主义与实验主义: 胡适思想所受的影响 /

第二节胡适实验主义方法的具体应用/

第三节总结/

第三章从“二分法”到“三分法”: 梁漱溟现代新心学的心理学方法/

第一节梁漱溟重视心理学的现代新儒学/

第二节欲望与意识: 梁漱溟早期的心理观与人生观/

第三节理智与本能(直觉):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时期关于人类心理的“二分法”/

第四节本能、理智、理性: 梁漱溟思想成熟时期有关人类心理的“三分法”/

第五节总结/

第四章从“正底方法”到“负底方法”: 冯友兰现代新理学的哲学方法/

第一节“哲学方法即科学方法”: 冯友兰早期哲学方法观/

第二节形而上学的“正底方法”: 逻辑分析法/

第三节“烘云托月”: 冯友兰形而上学的“负底方法”/

第四节从“理在事先”到“理在事中”: 冯友兰论“具体的共相”/

第五节总结 /

第五章解析与辩证: 张岱年解析唯物论的哲学方法/

第一节逻辑解析法/

第二节辩证法/

第三节解析法与辩证法/

第四节论直觉/

第五节总结/

第六章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梁漱溟的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

附录二唯物·理想·解析——张岱年先生《道德之“变”与“常”》评析/

后记/

受西方哲学的影响,现代中国哲学家都有比较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值得深入研究。本书详细梳理了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张岱年四位现代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方法,材料丰富,且能以时间顺序考察出各位哲学家的方法论的变迁。另外,能够将这些哲学家置于相互比较中,凸显其方法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