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8元
印次:1-4
ISBN:9787302234630
出版日期:2010.08.01
印刷日期:2015.01.20
图书责编:章忆文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共分5篇28章,系统阐释了创造的涵义、特征、原动力、意义、要素,创造力的构成、能级、分类、辨析、开发、个性心理品质,创造学的性质、研究目的、原理和内容、产生与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特征、过程、形式及内容;创造技法的原理及应用;创新管理的涵义、目标、特点、背景、必要性、阶段、条件、任务、原则、类型、职能,创新管理体系的涵义、架构、类型、策划、文件、建立及试运行、保障条件,创新管理模式的涵义、背景、应用的必要性、遵循的原则、发展趋势和几种新模式;创新管理的具体实践内容。 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体现出较强的知识性、引导性、技能性、实用性。学习本教材,能很好地提高创造理论水平和创新管理能力,对创造型人才,特别是创新管理人才的培养,能起到很好的启迪和促进作用。 本书可作为大学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各专业的公共选修课教材,还可作为继续教育培训教材和自学用书。
前 言 创造、创新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是国家强盛的根本。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着重强调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策。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应用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这一国策,应更加注重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其中以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创造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据此,为促使高校能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人才和创新管理人才而加强创造创新教育,我们编写了这部教材。 本教材分为创造学和创新管理两大部分。创造学是研究人类的创造活动现象,揭示和阐明创造的基本规律的新兴的、边缘性、应用性的科学。它应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创新管理是研究管理创新的基本理论、模式、内容、方法、技术,具有动态性、持续性、实用性、社会性、变革性的应用理论。它是管理类大学生应通晓的一门知识。本书将创造学和创新管理二者合在一起,是为了使管理类大学生能在理解创造理论的基础上来认识创新管理,这样,其学习会循序渐进,系统扎实。 本书共分5篇28章,先后对创造原理、创造性思维、创造技法、创新管理理论和创新管理实践等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本书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努力做到理论讲述与实例举证相结合,既以例释理,又以理析例,阐释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体现出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技能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学习本教材,能很好地提高创造理论水平和创新管理能力,对创造型人才,特别是创新管理人才的培养,能起到很好的启迪和促进作用。 本书可作为大学管理...
第一篇 创造原理篇
第一章 创造学导论 1
第一节 创造及相关概念 6
一、创造的涵义 6
二、创造的特点 7
三、创造与相关概念 8
第二节 创造的原动力和意义 10
一、人类进行创造的原动力 10
二、创造的意义 11
第三节 创造学概述 13
一、创造学的涵义和性质 13
二、创造学的研究目的和基本原理 14
三、创造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15
四、创造学与传统科学和素质教育
的关系 17
第四节 创造学的产生与发展 18
一、创造学的产生 18
二、创造学的发展 20
本章小结 22
自测题 22
第二章 创造的基本要素 25
第一节 创造主体、客体和创造精神 25
一、创造主体 25
二、创造客体 26
三、创造精神 27
第二节 知识、创造技法和创造环境 28
一、知识 28
二、创造技法 29
三、创造环境 30
本章小结 32
自测题 32
第三章 创造力概述 34
第一节 创造力的构成和分类 34
一、创造力的涵义 34
二、创造力的构成 35
三、创造力的能级 36
四、创造力的分类 37
第二节 创造力辨析 38
一、创造力具有普遍性 38
二、认识创造力,辨析相关问题 39
第三节 创造力开发 41
一、影响创造力发挥的心理因素 41
二、创造力的可开发性 43
三、创造力开发的途径 43
本章小结 44
自测题 45
第四章 创造的个性心理品质 47
第一节 理想、品德、勇气、意志 48
一、理想 48
二、品...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