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573470
出版日期:2021.04.01
印刷日期:2021.04.23
图书责编:杜春杰
图书分类:教材
地方公债学:理论与实务 共分为理论基础、政策实践和热点专题3篇。第1篇侧重介绍地方公债的理论基础,包括公债的产生与作用、公债的分类、公债的经济学分析和地方公债的理论分析。第2篇分地区和国别介绍地方公债的政策实践,分别阐述美国、欧洲国家、日本、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地方公债实务。第3篇为地方公债的热点专题,覆盖地方公债与区域经济发展、地方公债增长的制度分析、地方公债的结构分析、地方公债的风险分析和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市场化转型。本书结合国内外案例,在各章节设置引例和专栏,将专业知识与现实情况联系起来,帮助读者由基础理论到前沿应用,从发达国家地方公债管理的经验与教训到我国地方公债制度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地方公债的相关知识。同时,每章设置本章拓展、小结和思考题,引导读者主动开展延伸性阅读和思考、及时总结和归纳学习内容。本书可单独作为“地方公债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财政学、公债学和地方财政学等课程的辅助教材。
毛捷,经济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财税学系主任,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成本研究会理事。研究领域包括地方债、政府间财政关系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并在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 Policy、《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报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
前 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公债经历了融资平台负债、省级政府债券试点发行和全面实施省级政府自主举债的制度递嬗。地方政府借助各类举债方式筹集建设资金,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积累了不少问题和风险。如何用好地方公债,既能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又能有效防控债务风险、保障财政可持续,是我国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快速发展中的一个理论问题。地方公债涉及面广,利益主体多样,包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金融机构和社会投资者等,是财政和金融的联结点,是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多门学科的交汇处。如果理论认知和制度建设跟不上实践发展的需求,易引发重大风险。 认知进步和制度创新离不开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现有教材偏重国债或企业债等方面的教学,不能满足地方公债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的需要。公债学的教材主要介绍国债(中央政府公共债务)的相关内容,以公债的基础理论、国别比较和管理制度等为主,用于介绍地方公债的篇幅十分有限。而有关地方公债的论著多从某个特定视角或专题进行研究,或介绍地方公债的制度变革历程,或测算地方公债规模与风险,或检验地方公债的形成机制和经济社会效益等。对地方公债的相关理论和实务进行系统介绍,并能辅以热点专题研究的教材十分缺乏。本书的出版旨在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等培养精通地方公债知识和了解相关政策实践的专业人才提供帮助。 全书分为理论基础、政策实践和热点专题3篇,共14章(不含导论)。第1篇侧重介绍地方公债的理论基础,各章节包括公债的产生与作用、公债的分类、公债的...
第1篇 理 论 基 础
0 导论 2
0.1 现实中的地方公债问题 2
0.2 地方公债的参与者 6
0.3 地方公债学与相关学科 10
0.4 地方公债学的研究方法与本书框架 14
1 公债的产生与作用 18
1.1 公债的基本概念 18
1.2 公债的产生与发展 20
1.3 公债的作用 27
2 公债的分类 31
2.1 中央政府公债和地方政府公债 31
2.2 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32
2.3 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 35
2.4 特种公债和一般公债 35
2.5 自由流通公债和非自由流通公债 37
2.6 强制公债、准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 38
2.7 政府债务风险矩阵下的公债分类 38
3 公债的经济学分析 43
3.1 李嘉图等价定理 43
3.2 税收平滑理论 47
3.3 财政可持续理论 50
3.4 公债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54
4 地方公债的理论分析 59
4.1 地方公债增长的基础因素 59
4.2 地方公债的风险理论 63
4.3 最优地方公债理论 68
第2篇 政 策 实 践
5 美国的地方公债实务 74
5.1 美国的政府层级和市政债券 75
5.2 美国地方公债的管理体制和机构 80
5.3 美国地方公债的资金运行管理 81
5.4 美国地方公债的风险控制 83
5.5 美国地方公债的危机化解 88
5.6 美国地方公债管理改革的展望 90
6 欧洲国家的地方公债实务 94
6.1 欧...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