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毋焱
定价:59元
印次:1-1
ISBN:9787512145511
出版日期:2021.10.01
印刷日期:2021.10.13
图书责编:谭文芳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详细论述了供水企业新型管理模式下的漏损控制技术与方法,从管道基础知识、产生漏水的原因分析,直至整套系统化治理漏损方案。其中包括分区计量系统建设、常规声波检漏方法(如噪声法、听音法、相关分析法、在线监测相关定位法)、非常规检漏方法(气体示踪法、水中机器人检测法、管道内窥法、探地雷达法、地表温度测量法、卫星遥测法)和供水管道维修。同时,把家庭渗漏水原因及其检测技术也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本书还站在当前与未来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将来应重视和发展的三个系统化建设。 本书适合水务局、供水企业、设计院及从事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单位与人员,包括家庭检漏人员作为参考书,也适合相关高等院校作为教材或教学参考用书。
1997年就读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德语和经济贸易专业;2000年至2007年在德国特里尔大学深造,获得了特里尔大学信息工程、经济管理、德国语言文学三硕士学位;曾在以色列亚洲集团工作;2008年加入北京埃德尔。她长期关注中国的环境节能产业发展和城市化建设,主持北京埃德尔工作至今,秉承“追求品质 服务到佳”的经营理念,以建设出中国的“管网医院”为使命,主持完成了诸多专利产品,包括相关仪ADC-II、ADC-III、ADC-III+、听漏仪ADL-II、ADL-III、ADL-V、ADL-PRO、电缆识别仪ADE-III、路面钻孔机ADZ-II、ADZ-III、ADZ-III Plus、专用充电箱ADRB-I、ADRB-II、ADRB-III、预警系统AD-LOG、燃气检测仪ADG106、防腐评估软件、DMA分区定量水损控制分析评估软件系统等多项有关于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资源高效利用相关的专利产品项目,多次登上杂志报刊,被聘为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常务理事和建设部中规协地下管线专委会副主任。
总策划杨帆新型管理模式下的漏损控制技术及方法序言 序言 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所担负的工作范围中,城市供水管线是首推的重点。该委员会自1996年成立伊始,推动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促进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的开展,先后对国内400多个城市的供水管网进行了系统的漏水检测,效果显著,备受业内人士好评。目前,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县镇公共供水的快速发展,各类供水管线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新困难,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本书编者基于当前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方面的有关技术及工作,及北京埃德尔黛威新技术有限公司(本书以下简称“埃德尔公司”)承担的“十二五”课题“供水管网漏损监控设备研制及产业化”和“十三五”课题关于“多水源格局下水源-水厂-管网联动机制及优化调控技术”(2017ZX07108-002)中的子任务——管网泄漏在线监测定位装备研发(2017ZX07108-002-07)编写了本书,全书内容分为两篇,分别是供水漏控,家庭与建筑物渗漏检测与漏点定位。编者期望通过本书的出版助力于解决我国供水企业基于由漏损所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和困扰,实施规模化降损,切实把漏损率降低至国家目标10%以下,促进供水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本书由埃德尔公司董事长杨帆女士担任总策划,埃德尔公司CEO毋焱女士担任主编,高伟、吴作辉、刘志强、袁敏、张平等五位同志担任副主编。第一篇供水漏控的编写分工为:第一章由埃德尔公司董事长杨帆女士编写;第二、三章由埃德尔公司高级工程师袁敏先生编写;第四章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平先生编写;第五章由埃德尔公司董事长杨帆女士、高级工程师刘...
第一篇供 水 漏 控
第一章 构建新型管理模式是系统治理漏损的充分必要条件
第一节 当前社会发展对供水企业管理模式的主要影响
第二节 国际水协IWA白皮书的启示
第三节 我国供水企业发展概括及特点简析
第四节 建立新型管理模式的理论依据与实施必要性
一、企业管理的五大关键因素
二、系统治理漏损的充分必要条件
第二章 供水管道基础知识
第一节 供水管道现状概述
一、供水管道是城乡、居民生存发展的主动脉
二、供水管网系统组成
第二节 供水管道材质、分类与特性
一、供水管道材料的要求
二、常用供水管道分类
第三节 供水管道的敷设
一、关于管道的地下敷设
二、供水管道埋设环境现状
第三章 供水管道探测方法及应用
第一节 金属管道探测
一、信号发射方式及方法
二、管线定位方法
三、追踪管线
四、精确定位
五、深度、电流探测方法
六、扫描和搜索
七、变化点探测方法
八、目标管线辨识
第二节 非金属管道探测
一、示踪线法
二、电子信标法
三、探地雷达法
四、探头定位法
第四章 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第一节 系统建设原则
第二节 系统总体设计
一、系统总体结构
二、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第三节 系统功能
一、C/S系统功能介绍
二、B/S系统功能介绍
三、M/S系统功能介绍
第四节 智慧水务拓展
一、供水感知智能
二、供水业务至善
三、供水智慧管理
第五章 分区计量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第一节 漏损构成及估算方法
一、国内水量平衡表
二、漏损组成
三、漏损水量各组分计算或估算方法
四、水损计算...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