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9元
印次:2-5
ISBN:9787302436331
出版日期:2016.05.01
印刷日期:2017.09.01
图书责编:孟攀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为总论部分,包括绪论、中国自然旅游资源、中国人文旅游资源和中国旅游交通;下篇为分论部分,包括中国旅游地理区划、京津冀旅游区、东北旅游区、黄河中下游旅游区、西北旅游区、长江中下游旅游区、东南旅游区、西南旅游区、青藏旅游区和港澳台旅游区。 本书内容注重层次性和完整性,尽量选取最新资料,注重实用性。书中还插入了大量图片、经典案例和专栏知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校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或旅游爱好者的参考资料。
本人于2003年毕业于安徽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取得学士学位,2009年6月,毕业于扬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取得硕士学位。自2003年8月至今,一直在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从事教学工作,为学校骨干教师。主持建设市级精品课程资源《旅游资源地理》,主编教材2本,副主编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1本, 主持院级课题1项,主持横向课题1项,参与各级课题多项。
前 言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区域旅游地理学范畴,它侧重研究中国旅游地理环境特征、各类旅游资源类型及分布状况、各旅游区布局等问题。学习和研究中国旅游地理,不仅对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与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帮助,而且有利于旅游地理知识的普及与旅游者欣赏水平的提高。 本教材分上、下两篇,共14章。上篇是总论部分,包括第一章到第四章,分别为绪论、中国自然旅游资源、中国人文旅游资源和中国旅游交通;下篇为分论部分,包括第五章到第十四章,分别为中国旅游地理区划及我国九大一级旅游区。分论部分以旅游资源为主线,分析和阐述了我国各一级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特征、各旅游地区的概况、主要旅游资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及风物特产等。 本教材注重基础、体系完整、关注前沿、便于学习。在知识取舍上,放眼中国乃至世界旅游业,大量采用最新的数据资料和旅游研究成果,使教材紧跟现代旅游发展,开阔学生视野;在体系安排上,每章均设置了学习目标、关键词、案例导入、专栏知识及大量经典案例,并在各章正文内容后设有本章小结、习题及案例分析,力求使学生把握重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在内容表述上,借助大量与内容契合度极高的图片及表格,使内容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教材作者均为一线教学教师,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具体写作人员包括:曹培培(第一、二、三、四、五章及附录),张红英(第六、八、十、十三章),何调霞(第七、九章),刘蔚(第十一、十二、十四章),由曹培培进行总体设计并最后统稿。 为方便广大教师教学...
上 篇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旅游地理概述 5
一、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5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6
三、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 6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7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7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9
三、旅游资源的保护 10
本章小结 14
习题 14
第二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17
第一节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8
一、自然地理概况 19
二、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21
三、行政区划 24
第二节 山地旅游资源 24
一、山地旅游资源的类型 25
二、我国的名山代表 28
第三节 水体旅游资源 33
一、水体资源与旅游 33
二、江河旅游资源 34
三、湖泊旅游资源 36
四、泉水旅游资源 38
五、瀑布旅游资源 39
六、海滨旅游资源 41
第四节 气象旅游资源 42
一、我国的气候特征 43
二、我国的气象旅游资源 45
第五节 生物旅游资源 48
一、我国的植物旅游资源 49
二、我国的动物旅游资源 53
三、我国的自然保护区 55
本章小结 56
习题 57
第三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59
第一节 万里长城 61
一、长城概况 61
二、修筑历史 61
三、形制体系 63
四、长城旅游 64
第二节 古代建筑 67
一、宫殿建筑--故宫 67
二、礼制建筑--天坛 69
三、亭台楼阁--三楼四亭 70
四、交通桥梁--四大古桥 74
第三节 古代水利工程 77
一、京杭大运河 77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