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元
印次:1-3
ISBN:9787302590507
出版日期:2022.01.01
印刷日期:2024.06.25
图书责编:王剑乔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主要内容有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 谐振电路及互感、磁路和铁心线圈、线性动态电路的分析、电动机、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工厂供电与安全 用电、Multisim 仿真软件简介及虚拟实验示例、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等知识,重点介绍电工与电子电路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应用。本书以电工与电子电路岗位技能为目的,突出安全用电、电路分析 和应用岗位技能训练,以丰富的例子带动知识点的学习,围绕“以训促战,以战促训,训战结合”的方式进行核 心技能教学设计,通过以“用”促学,边“用”边学,以“训”促战,边“战”边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书提供了大量的电工与电子电路分析和应用案例,层次清晰,实用性强,可作为职业本科、高职高专和 应用型本科院校电类、通信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及参加自学考试的学 生和电子信息类行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周华,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女,45,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负责教改项目多项;出版教材多部,如《电路分析基础》《综合布线技术》《电子技术基础》
前言 电工与电子电路是电子信息类、电气类、自动化类和部分非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生以后深入学习电工与电子电路相关领域的内容以及应用提供专业知识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工与电子电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人才需求调研和分析,我国各领域需要大量的电工与电子电路设计、分析、制造、销售、应用、管理和维护等高技能人才。 本书阐述准确简明,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删去复杂的理论分析,例题选用尽量贴近实际应用,注重“教、学、做”统一协调,将理论知识与应用有机结合,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化学生综合应用基本知识的能力及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力。 根据电工与电子电路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应用为目的,内容选取必需、够用为度”和“少而精”为原则,以体现能力本位为思想,以电路为载体,以应用为主线,遵循电工与电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重点介绍分析、设计、应用的方法和技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进行岗位职业分析与课程内容选取,重构课程框架,构建了“模块化、递进式”的教学设计,真正实现了教学内容对接工作任务,注重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的培养,使教学设计更具有生命力,更突显“职业性、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 本书涉及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三相电路、谐振电路及互感、磁路和铁心线圈、线性动态电路的分析、电动机、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工厂供电与安全用电等主要知识,共分为12章。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主要介绍电路和电路模型的概念,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电...
目录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1.1电路和电路模型
1.1.1电路
1.1.2电路模型
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2.1电流及电流的参考
方向
1.2.2电压及其电压的参
考方向
1.3电位、电功率与电能
1.3.1电位
1.3.2电功率
1.3.3电能
1.4电阻元件
1.4.1电阻
1.4.2电导
1.4.3电阻元件的功率及
能量
1.5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
1.5.1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
的定义
1.5.2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
的连接方式
1.5.3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
的电流与电压关系
1.5.4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
的功率和储能
1.6电压源和电流源
1.6.1理想电压源
1.6.2实际电压源
1.6.3理想电流源
1.6.4实际电流源
1.7电路的工作状态
1.7.1电路的有载状态
1.7.2电路的开路状态
1.7.3电路的短路状态
1.8基尔霍夫定律
1.8.1名词解释
1.8.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8.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电路的等效变换
2.1电阻的连接及等效电阻
2.1.1等效网络
2.1.2电阻的串联
2.1.3电阻的并联
2.1.4电阻的混联
2.2电阻的星形联结与三角形
联结及等效变换
2.2.1电阻的星形联结
2.2.2电阻的...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