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64.5元
印次:3-4
ISBN:9787302541660
出版日期:2019.11.01
印刷日期:2023.08.09
图书责编:汪汉友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以计算思维教育为核心,以数据为主线,串联数据概念、数据采集与表示、数据计算平台、数据计算理论与方法、数据呈现、数据安全等内容。本书除最后一章外都有习题,还专门设计了实验与实训项目作为最后一章,希望通过问题求解实践,培养读者在理解计算学科基础概念的基础上,主动利用计算思维对专业问题进行求解的习惯和能力。 本书适合普通高等学校作为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教材使用,也适合对计算思维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本书摆脱了重操作、轻思维的编写模式,以全新的视角、广阔的视野,以新工科人才培养核心为依托,紧跟时代步伐,力求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系统能力、计算思维能力。书中内容组织以数据为主线,包括认识、系统平台、理论与方法三个模块,计算思维贯穿其中。
高等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规划教材 主任谭浩强 副主任焦金生陈明丁桂芝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智广孔令德刘星刘荫铭 安志远安淑芝孙慧李文英 李叶紫李琳李雁翎宋红 陈强邵丽萍尚晓航张玲 侯冬梅郝玲赵丰年秦建中 莫治雄袁玫訾秀玲薛淑斌 谢树煜谢琛 高等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规划教材 进入21世纪,计算机成为人类常用的现代工具,每一个有文化的人都应当了解计算机,学会使用计算机来处理各种事务。 学习计算机知识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侧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从原理入手,注重理论和概念;另一种是侧重于应用的学习,从实际入手,注重掌握其应用的方法和技能。不同的人应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对多数人来说,计算机是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的,应当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点。对于应用型人才来说,显然应当采用后一种学习方法,根据当前和今后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围绕应用进行学习。 学习计算机应用知识,并不排斥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要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有两种不同的学习模式:一种是金字塔模型,亦称为建筑模型,强调基础宽厚,先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打好基础以后再联系实际应用;另一种是生物模型,植物并不是先长好树根再长树干,长好树干才长树冠,而是树根、树干和树冠同步生长的。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教育来说,应该采用生物模型,随着应用的发展,不断学习和扩展有关的理论知识,而不是孤立地、无目的地学习理论知识。 传统的理论课程采用以下的三部曲: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这适合前面第一种侧重知识的学习方法。对于侧重应用的学习者,我们提倡新的三部曲:提...
第1章计算机与计算思维1
1.1计算机概述1
1.2计算机科学4
1.2.1计算机科学的概念4
1.2.2计算机科学的主要内容4
1.3计算思维7
习题116
第2章计算机从哪里来18
2.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18
2.1.1计算机的产生18
2.1.2计算机的发展21
2.1.3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3
2.2计算机的类型26
2.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28
2.3.1目前计算机的发展趋势28
2.3.2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30
习题232
第3章什么是数据33
3.1数据的概念33
3.2信息编码34
3.2.1数值型数据的信息编码34
3.2.2非数值型数据的信息编码41
3.3多媒体数据45
3.4条码编码48
3.5传感数据51
习题351
第4章数据存在哪里53
4.1计算机存储系统53
4.1.1保存数据的目的53
4.1.2保存数据的方法53
4.1.3计算机存储系统的构成54
4.2内存数据组织58
4.3外存数据组织61
4.4云存储64
习题466
第5章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68
5.1计算机系统68
5.1.1冯·诺依曼原理68
5.1.2计算机硬件系统69
5.1.3计算机软件系统70
5.2怎样向计算机发命令72
5.3命令符号化和指令理解73
5.4指令的执行75
5.5计算机如何输出结果76
5.6计算机进行问题自动求解的实例76
5.7云计算78
习题583
第6章计算机程序设计84
6.1问题求解与程序设计84
6.2程序设计的计算思维8...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