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第4版)(微课版)
教材整体设计着眼于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作品分析)相结合。资源下载 / 课件下载 含本书教学课件。

作者:胡山林

丛书名: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定价:59元

印次:4-4

ISBN:9787302627463

出版日期:2023.04.01

印刷日期:2025.07.23

图书责编:梁媛媛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文学欣赏(第4版)(微课版)》是一部基础性、入门性的文学理论教材,全书共分为五编十一章,基本宗旨着眼于读者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主要介绍了文学欣赏的角度、原则和方法;重点推荐了“人生”视角,即“人生视角解读文学,借助文学透视人生”,意在使文学中具有**价值的思想精华从专业课堂上解放出来,走向大众,走入人生,走进每个人的心灵,使文学成为真正的“人学”。 《文学欣赏(第4版)(微课版)》寓理论导引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中,行文通俗易懂,语言平易流畅,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适合作为中文专业和其他各类专业本、专科学生提高人文素质的通识课教材,也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自学。

胡山林,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文艺欣赏心理学,文学欣赏导引,文学概论,**关怀:文学深层精神价值研究,心何以安(丛书六本)河南大学出版社;寻找灵魂的归宿,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学艺术与**关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极地之思——史铁生作品解读,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文学修养读本,河南人民出版社。

前 言   本书开头,先向读者简单说明几个问题。 1. 书名释义   不言而喻,“文学欣赏”讨论的是读者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用来描述、指称这一关系的概念主要有:阅读、欣赏、鉴赏、批评和接受等。“阅读”是一般意义上对作品的接受,读者对作品不管是否读进去,不管是否读得懂,也不管是否有情感投入,只要读了即为阅读。“欣赏”指的是以欣喜愉悦的心态阅读作品,这是一种感性的、直觉的、审美的接受,感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神通不可语达”。“鉴赏”的“鉴”字有鉴别、分析、审察的意思,人们常说的“品鉴”就是在“品”中有所鉴别、有所分辨。如果说“欣赏”时的心态偏重于感性,情感比较活跃,对欣赏内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鉴赏”时情感色彩已趋于稳定,理性成分介入并逐渐加强,对欣赏内容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大中小学课堂上教师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就属于“鉴赏”。“批评”(也叫评论)是在鉴赏基础上的理论概括和语言表述。“接受”则涵盖了接受者对文学作品的上述诸种反应。   “文学欣赏”作为常用的理论术语,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等同于文学接受,包含了阅读、欣赏(狭义)、鉴赏、批评、接受等概念,与“文学创作”相对应。现代文学理论视“文学”为一种“活动”。作为一种“活动”,包括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流程——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在这一流程中,作家的活动是文学创作,读者的活动是文学欣赏(接受),而文学作品是联系二者的中介。如此说来,狭义的文学欣赏即上文所说的与“鉴赏”相区别的“欣赏”,指的是以欣悦、审美的心态对文学作品的感性把握;而广义的文学欣赏则是指与文学创作活动相对应的文学接受。狭义的文...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第一编  文学与文学欣赏

第一章  文学 1

第一节 文学的学科属性 1

一、文学属于人文学科 1

二、人文学科的对象和特点 2

三、人文学科的使命 3

四、让文学走向大众、走入人生 4

第二节  文学的含义与特征 4

一、文学的含义 4

二、文学的特征 5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特质 10

一、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的区别 10

二、文学作品具有审美场 12

第二章  文学欣赏 13

第一节  文学欣赏的含义 13

第二节  文学欣赏的特性 14

一、文学欣赏具有心理实验的性质 14

二、文学欣赏具有自我发现的性质 14

三、文学欣赏具有心理交流的性质 15

四、文学欣赏具有心理愉悦的性质 16

五、文学欣赏具有人生体验的性质 16

第三节  文学欣赏的途径 17

一、感受、体验 17

二、分析、阐释 17

第四节  文学欣赏的收获 18

一、没有“收获”的两种情况 18

二、什么是文学欣赏的收获 18

三、感到没有收获的原因 20

第五节  文学作品的教学 20

  

第二编  文学欣赏宏观角度

引言:文学批评方法与文学欣赏角度 27

第三章  文学欣赏宏观角度举隅 29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角度 29

一、基本理论 29

二、社会历史角度解读作品经典

案例 30

思考练习题 31

第二节  道德角度 31

一、基本理论 31

二、道德角度解读作品经典案例 33

思考练习题 35

第三节  文化角度 35

一、基本理论 35

二、文化角度解读作品经典案例 36 ... 查看详情

"《文学欣赏(第4版)(微课版)》是一部入门性的基础文学理论文学著作,基本宗旨着眼于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主要介绍了文学的基本特质,文学欣赏的基本角度、原则和方法;重点推荐了“人生视角”,即“从人生视角解读文学,借助文学透视人生”,意在使文学中具有**价值的思想精华(人生经验、人生智慧、人生哲理)从专业课堂上解放出来,走向大众,走进人生,走进每个人的心灵,使文学真正有助于学生的精神成长,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