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6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63195
出版日期:2024.05.01
印刷日期:2024.05.24
图书责编:张玥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将基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系统介绍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各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每章包括基础理论、基础应用、思考与探索、实践环节4部分。每章的基础理论部分讲解基础原理;基础应用部分介绍典型应用;思考与探索部分以问答形式提出扩展问题,引导读者思考,指明其知识点和后续课程的相关性;实践环节部分设计了多种实践项目。本书包含绪论、计算机硬件基础、系统软件基础、系统性能与安全、办公软件应用、多媒体应用、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和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是一种基础广泛、实用性较强的计算机专业入门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课程教材,也可作为非计算机专业读者的参考用书。本书提供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PPT课件、操作素材、微课视频等资源,方便读者学习。
刘均,女,硕士,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信息学院专业教师。主持和参与省厅级、校级教改及科研项目6项,获校教学成果奖1项,院教学成果奖1项;作为第一、第二作者发表论文11篇,其中被EI索引收录2篇次;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编和参编教材4部
前言 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本科学生第一门专业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计算机导论课程担负着系统、全面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体系、课程结构的任务,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计算机学科,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很多计算机导论课程以讲授理论为主,对于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入门学习时接触到的都是专业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也有部分学校不讲解理论,只是进行计算机基础操作的训练,并且大都偏向办公软件的操作,这并不能让学生系统了解计算机各个专业方向,没有起到引导学生进行专业方向思考的作用。 本书将基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系统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各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每章包括基础理论、基础应用、思考与探索、实践环节4部分。每章的基础理论部分讲解基础原理;基础应用部分介绍典型应用;思考与探索部分以问答形式提出扩展问题,引导读者思考,指明其知识点和后续课程的相关性;实践环节部分设计了多种实践项目。本书包含绪论、计算机硬件基础、系统软件基础、系统性能与安全、办公软件应用、多媒体应用、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和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内容。 本书依照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从购买计算机硬件、安装系统软件、学习应用软件,到程序设计和计算机联网的实践过程,循序渐进地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各个专业方向涉及的基础理论和典型应用,并且以问答形式,对实践中的知识点提出扩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专业深入学习的兴趣。这种方式使学生在“知其然”之后,又具有“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从而更好地学习后续专...
第1章绪论1
1.1计算机系统概述1
1.1.1计算机硬件1
1.1.2计算机软件2
1.2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3
1.2.1学科概述3
1.2.2课程体系4
1.3本章小结6
1.4思考与探索6
1.5实践环节7
第2章计算机硬件基础9
2.1计算机硬件设备9
2.1.1CPU9
2.1.2散热器10
2.1.3内存条11
2.1.4主板12
2.1.5显卡13
2.1.6声卡15
2.1.7网卡15
2.1.8硬盘16
2.1.9光驱18
2.1.10显示器19
2.1.11机箱20
2.1.12电源20
2.1.13其他外部设备212.2笔记本计算机组成21
2.3计算机组装23
2.3.1计算机硬件组装准备23
2.3.2计算机组装过程23
2.3.3开机检测与排错33
2.4计算机硬件日常维护33
2.4.1计算机的工作环境33
2.4.2计算机的正确使用习惯34
2.4.3计算机硬件的日常保养35
2.5本章小结35
2.6思考与探索36
2.7实践环节39
第3章系统软件基础45
3.1BIOS软件基础45
3.1.1BIOS软件功能45
3.1.2BIOS软件基本操作46
3.2操作系统基础50
3.2.1操作系统的功能50
3.2.2操作系统的安装50
3.2.3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57
3.2.4Windows自带的应用程序64
3.3驱动程序基础65
3.3.1驱动程序的功能65
3.3.2驱动程序的基本操作66
3.4本章小结68
3.5思考与探... 查看详情
根据计算机系统层次展开结构,循序渐进引导读者逐步走进计算机科学殿堂。
培养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注重与后续知识关联,包括多种实践环节。
配套电子课件,教学资源和微课视频,与书中内容紧密结合,帮助读者充分理解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