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5元
印次:1-2
ISBN:9787302537366
出版日期:2019.10.01
印刷日期:2023.08.24
图书责编:陈冬梅
图书分类:教材
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是人居的最高境界。仅有优美的环境或者仅有别致的建筑都是不够的,只有将优美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活氛围融为一体,才能营造理想的人居环境。建筑元素对细节的把握还应与景观因素相融合,建筑的造型、色彩、立面、风格都应恰如其分地与景观相互呼应。 《建筑与环境概念设计》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建筑与环境概念设计概述、建筑与外环境概念设计、建筑与空气环境概念设计、建筑与热湿环境概念设计、建筑与光环境概念设计、建筑与声环境概念设计、工业建筑的室内环境要求。 《建筑与环境概念设计》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学、艺术设计等专业教材使用。
《建筑与环境概念设计》内容涵盖了建筑与环境概念设计需要技术支撑的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相关设计技术在建筑环境设计实践中的应用,并可作为今后设计实践的基础工具书。
前 言 建筑与景观的自然融合、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是人居的最高境界。仅有优美的环境或者仅有别致的建筑都是不够的,只有将优美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活氛围融为一体,才能营造理想的人居环境。建筑设计对细节的把握还应与景观因素相融合,建筑的造型、色彩、立面、风格都应恰如其分地与景观相互呼应。 本书共分7章。第1章为建筑与环境概念设计概述,重点是帮助设计人员了解建筑与建筑工程的概念,熟悉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认识概念设计的内容,同时也介绍了几个建筑与环境概念设计的案例。第2章为建筑与外环境概念设计,重点介绍了建筑外部环境对建筑的影响,比如太阳辐射、室外气候等,同时还介绍了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相关原则及创新方式。第3章为建筑与空气环境概念设计,重点介绍了与空气环境相关的室内空气品质、空气污染、换气、通风等相关知识。第4章为建筑与热湿环境概念设计,从太阳辐射的热作用、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冷负荷与热负荷及典型的负荷计算方法方面进行介绍。第5章为建筑与光环境概念设计,包括光的性质与度量、视觉与光环境、天然采光、人工照明、天然采光的数学模型、光环境控制技术的作用。第6章为建筑与声环境概念设计,包括声音的度量与声环境的描述、人体对剩余环境的反应原理、环境噪声控制途径、噪声控制基本原理和方法等。第7章为工业建筑的室内环境要求,包括室内环境对典型工艺过程的影响机理、工业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指标、典型工业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等。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内容全面。本书内容涵盖了建筑与环境概念设计需要技术支撑的基础知识。第二,知识实用。在介绍相关技术知识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
第1章 建筑与环境概念设计概述 1
1.1 建筑与建筑工程 2
1.1.1 建筑 2
1.1.2 建筑工程 3
1.2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4
1.2.1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简述 5
1.2.2 单体建筑与群体建筑的关系 6
1.2.3 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6
1.2.4 建筑环境学 7
1.3 概念设计 10
1.3.1 概念设计简述 11
1.3.2 建筑概念设计 11
1.4 建筑与环境概念设计案例 12
1.4.1 同志社礼拜堂 12
1.4.2 米那亚大厦 14
1.4.3 福戈岛艺术工作室 15
1.4.4 诺丁汉大学 19
1.4.5 美国太阳能研究所 24
本章小结 27
思考与习题 27
第2章 建筑与外环境概念设计 29
2.1 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 30
2.2 太阳辐射 33
2.2.1 太阳常数与太阳辐射的
电磁波 33
2.2.2 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35
2.2.3 日照的作用与效果 36
2.3 建筑的配置、外形与日照的关系 37
2.4 室外气候 40
2.4.1 建筑与室外温度 40
2.4.2 建筑与湿度 42
2.4.3 建筑与风 43
2.4.4 建筑与降水 44
2.4.5 建筑与城市气候 45
2.5 中国建筑气候区划 47
2.6 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 48
2.6.1 居住区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
原则 48
2.6.2 居住区环境的景观设计 49
2.6.3 居住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