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图案造型设计
资源下载\网络资源处含有本书的电子课件。客服电话:01-62792097-201

作者:闫晓华,曾敏、程晓婷、樊亚丽、张小芳

丛书名: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规划教材

定价:58元

印次:1-6

ISBN:9787302514176

出版日期:2019.01.01

印刷日期:2024.07.08

图书责编:孙晓红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装饰图案是绘画艺术中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积淀,装饰图案造型设计更有着广阔的应用领域,从民间艺术到当代生活中的服饰印染、织锦、陶瓷、漆器、首饰以及室内的挂件摆设等,都离不开装饰图案的造型设计。本书共分为六章,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系统地归纳和阐述了不同阶段装饰图案的艺术风格和特征及创作的思路。通过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在了解传统装饰图案造型艺术的基础上,加强对其内在文化的理解,能熟练运用夸张、变形等装饰手法,将生活中的动物、植物、人物、风景等素材通过装饰图案造型的变形法则进行变形,创作出具有装饰韵味的、具有时代性的艺术作品,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2018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J2018077)

前 言    装饰造型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从学科意义方面 将“装饰”解释为“一种艺术形式,艺术的一个门类”。装饰是造型艺术的重要形式,也是艺术类专 业重要的造型基础。    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装饰概述,第二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装饰图案,第三章为装饰造型语言的规律,第四章为装饰图案的色彩,第五章为不同素材的装饰变形法则,第六章为传统图案的创新设计及应用。本书通过分析装饰的构成要素及形式美法则,使学生掌握装饰图案的基本造型方法和造型规律;通过介绍中国不同历史时期装饰图案的产生和发展,使学生加强对传统文化内在精神的体验,使学生在创作中能够继承传统并大胆创新,设计出具有时代气息和传统文化特征的作品。为了提高可操作性,本书在章节安排上强调循序渐进,章前设置重点及难点提示,章后设置本章小结、思考 题和课堂作业,以便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抓住重点,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收录了大量的博物馆图片资料和装饰图案作品资料及设计应用作品资料,蕴含了作者多年的 教学经验,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及相关设计专业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参考资料,同时也对广大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书第一章由樊亚丽老师撰写,第二章和第五章由闫晓华老师撰写,第三章由曾敏老师撰写,第四章由程晓婷老师撰写,第六章由张小芳老师撰写。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感谢编辑老师在本书编辑过程中的辛勤付出。当然,书中可能还存在很多缺 点和错误,敬请有关专家、同行提出宝贵建议。     ...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第一章 装饰 1 

第一节 装饰概述 2 

一、装饰的定义 2 

二、装饰的意义及价值 4 

第二节 装饰图案 5 

一、装饰图案的定义 5 

二、装饰造型设计的定义 6 

第三节 装饰图案的不同类型 7 

一、按照应用领域划分 7 

二、按不同艺术风格的类型划分 15 

三、按图案的表现内容划分 16 

本章小结 19 

思考题 19 

课堂作业 20

第二章 不同历史时期的装饰图案 21 

第一节 装饰艺术的起源22 

一、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22 

二、拉斯科洞穴古岩画23 

第二节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24 

一、新石器时代的图案24 

二、商周时代的图案28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图案31 

四、汉代时期的装饰图案33 

五、魏晋南北朝的装饰图案37 

六、唐代的装饰图案38 

七、宋元时期的装饰图案43 

八、明清时期的装饰图案44 

本章小结46 

思考题46 

课堂作业46 

第三章 装饰造型语言的规律47 

第一节 装饰造型构图形式48 

一、装饰造型的组合形式48 

二、装饰造型的构图分类61 

三、装饰造型形式美68 

四、装饰造型与格式塔心理学74 

第二节 装饰造型构成元素79 

一、装饰造型中的点79 

二、装饰造型中的线82 

三、装饰造型中的面85 

第三节 装饰造型中的黑、白、灰88 

一、黑、白、灰的情感88 

二、黑、白、灰的色调89 

三、黑、白、灰的关系90 

第四节 装饰造型语言的艺术特点91 

一、高度的提炼与概括91 

二、强烈的美化与... 查看详情

2018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成果。
(项目编号:J2018077)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