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59310
出版日期:2024.07.01
印刷日期:2024.09.09
图书责编:张弛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政策文件编写而成,分为五个项目: 幼儿游戏与指导导论、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和民间传统幼儿游戏。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编写团队“双元”,融入典型幼教任务;线上线下相结合,注重学习者的主动性;强调岗证赛课融通,突出理论应用于实践。 本书为活页教材,配有课件、教案、微课资源,可作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幼教行政工作者、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的阅读材料和参考用书。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张婷婷,女,教育学硕士、教授。先后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研究领域为幼儿游戏。已出版教材2部,主持8项省厅级课题,核心参与20余项各类课题,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学术著作2部,获得各类奖励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幼儿期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起点期,游戏活动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园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都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因此,学习和掌握幼儿游戏有关的知识体系、支持与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成为幼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本书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果为导向、促进自主学习”的思路,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政策文件的要求编写,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共分五个项目: 幼儿游戏与指导导论、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和民间传统幼儿游戏。其中,项目1主要是对幼儿游戏与指导的宏观论述,通过描述幼儿游戏的本质特征理解什么是游戏,厘清游戏与幼儿游戏的概念,并通过学习和解读幼儿游戏的相关理论、幼儿游戏的分类等,理解游戏纵向发展的历程及其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项目2~项目5主要分析了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和民间传统幼儿游戏,从概念、特点、作用、环境创设、观察指导要点等角度表述了这几类游戏是如何开展和组织实施的。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编写团队“双元”,融入典型幼教任务。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外,本书还邀请了众多幼儿园园长、一线教师加入教材编写团队。借助一线教师的...
项目1幼儿游戏与指导导论1学习任务1探寻幼儿游戏的本质2
学习任务2明晰幼儿游戏的特征12
学习任务3掌握幼儿游戏指导的方式24项目2角色游戏33学习任务1探寻角色游戏的特点34
学习任务2明晰角色游戏的结构41
学习任务3掌握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48
学习任务4学会观察、记录、分析角色游戏54
学习任务5开展角色游戏指导64项目3表演游戏75学习任务1初探表演游戏76
学习任务2设计表演游戏活动85
学习任务3组织与指导表演游戏94
学习任务4观察与评价表演游戏103项目4结构游戏111学习任务1探寻结构游戏的特点112
学习任务2掌握结构游戏的教育作用121
学习任务3开展结构游戏指导130项目5民间传统幼儿游戏144学习任务1探寻民间传统幼儿游戏的特征145
学习任务2掌握民间传统幼儿游戏的社会性教育价值152
学习任务3改编民间传统幼儿游戏158参考文献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