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2元
印次:1-2
ISBN:9787302617327
出版日期:2022.10.01
印刷日期:2025.01.08
图书责编:刘杨
图书分类:教材
生产系统建模仿真的目的是定量分析工厂性能并进行优化改善。生产系统建模仿真软件是智能工厂建设和运行阶段不可缺少的关键工具软件,也是我国“卡脖子”的工业软件。本书作者根据自研工厂仿真软件的经验,系统性介绍了生产系统建模仿真的原理和关键技术,以FactorySimulation软件为对象,对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要要点进行了全面解读,并结合工程案例,介绍了工厂仿真的应用过程。本书可用于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的智能制造专业教材,以及相关专业(如机械、工业工程、自动化、计算机、仪器仪表、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的学生学习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
朱海平,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工业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广东省“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研究方向为制造系统建模与优化、质量可靠性与维修决策、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车间应用等。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为几十家制造企业提供了智能工厂咨询与实施服务,研究成果获4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
前言 智能工厂概念方兴未艾,智能工厂建设如火如荼。智能工厂始于科学的规划设计,该阶段的任务包括设施布局设计、物流设计、资源配置、运行参数设计等。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是智能工厂的重要使能技术,其目的在于: 建立系统级仿真模型,通过模拟、验证、优化等手段,实现低成本、快速、科学的工厂设计,当产品、工艺或物流发生变化时,在物理工厂调整之前,针对虚拟工厂先进行重构分析,从而找到最佳改善方案,持续保障工厂效能。如果将工厂视为一个“产品”,生产系统仿真(production system simulation, PSS)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CAE)具有类似的作用,其目的是基于虚拟环境进行定量分析与优化,从而让未来的物理“产品”性能更佳。因此,新一代智能制造人才有必要全面理解和掌握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这一基本技术,并能在智能工厂实践中灵活运用。 大多数生产系统是结构和行为异常复杂的离散事件系统,其基本的建模和仿真方法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这个专业领域现有的教材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教材偏重理论,对于离散事件仿真方法、概率论和随机过程等基础知识介绍较多,但较少提及仿真引擎的实现原理、分析方法和工程应用; 另一类教材偏重应用,但主要是介绍国外仿真软件的使用。目前,还没有一本教材能够围绕智能工厂的性能分析需求,以国产仿真软件为对象,详细讲解生产系统仿真建模、仿真引擎、仿真分析和仿真优化方法,这也是作者撰写本书的动机。 本书作者一直从事智能工厂与数字化车间相关技术的研究,并对标国外先进软件,自主研发了一套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软件——Fa...
目录
第1章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概述
1.1生产系统概述
1.1.1系统
1.1.2离散事件系统
1.1.3生产系统
1.2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概念
1.2.1模型与仿真
1.2.2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1.3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的目标
1.3.1生产系统的性能指标
1.3.2建模与仿真的意义
1.4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1.4.1概率论与统计分析
1.4.2随机过程
1.4.3排队论
1.4.4Petri网方法
1.4.5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
1.4.6调度问题及其优化算法
1.5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软件
1.5.1软件基本框架
1.5.2主流仿真软件
1.5.3仿真软件的现状小结
1.6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过程
1.6.1仿真目标定义
1.6.2基础数据收集
1.6.3仿真建模
1.6.4仿真分析与优化
第2章生产系统仿真建模
2.1生产系统仿真模型的三个子模型
2.2对象建模
2.2.1生产设施对象
2.2.2物流设施对象
2.2.3工件对象
2.2.4资源对象
2.2.5逻辑对象
2.2.6对象建模示例
2.3数据建模
2.3.1对象属性数据
2.3.2生产基础数据
2.3.3仿真输入数据
2.3.4仿真过程数据
2.3.5仿真输出数据
2.4活动建模
2.4.1生产活动
2.4.2物流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