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2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作者:张莉、孟超英、田立军等

丛书名: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教材

定价:23元

印次:2-3

ISBN:9787302159537

出版日期:2007.09.01

印刷日期:2010.01.22

图书责编:焦虹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运算基础及信息的表示;计算机系统的构成;硬件技术基础;操作系统基础、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分类及应用;办公软件Office组件综合应用、数据库技术基础、数据模型设计、数据库设计;计算机网络构建、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设备、局域网技术、Internet网络技术;计算机采集多媒体信息、图像文字识别;数据组织的层次体系、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开发方法;信息安全技术、密码学基础、认证技术基础、防火墙技术、知识产权保护、软件保护技术等。 本书注重提高读者的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力求使读者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人员自学使用。本书的配套实验教材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 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 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第2版)教育部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中,提出了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指导性方案,指出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或一组必修的基础课,其教学内容应适合各种专业领域;提出了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达到基本要求,包括系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程序设计等方面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熟悉典型的计算机及网络操作环境及工作平台,具备使用常用软件工具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等,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计算机基础。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在《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4) 》中,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建设性方案,指出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要使学生把计算机技术和自己从事的专业领域相结合,创造出新成果。应突出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综合能力,包括概念性基础、技术与方法和应用技能几个层次;在信息素养方面,应具有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综合素质。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应该使学生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增强信息意识,掌握信息知识,提高信息能力,具备信息道德,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本书正是根据上述要求进行编写的。作者力求基于系统理论,注重实际应用,符合现代教育理念,详略得当,以便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计算机基础课能够比较充分地发挥信息化学习环境的优势,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手段。 ...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1章 计算机信息技术导论1

1.1 计算机信息技术概述1

1.1.1 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1

1.1.2 计算机用户与计算机3

1.1.3 现代计算机的演变与发展4

1.1.4 计算机的分类7

1.1.5 计算机的应用8

1.2 信息道德与系统安全9

   1.2.1 信息道德与守法9

   1.2.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10

1.2.3 计算机病毒与防范10

1.3 计算机系统运算基础12

1.3.1 计算机中信息的运算12

1.3.2 进位记数制12

1.3.3 几种记数制之间的转换13

1.3.4 西文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16

1.3.5 中文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16

1.4 计算机常用术语18

思考题20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结构及系统硬件技术基础21

2.1 计算机系统的构成21

2.1.1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结构特点21

2.1.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22

2.1.3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24

2.1.4 计算机程序及运行26

2.2 微型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26

2.2.1 微型计算机的诞生26

2.2.2 微型计算机的档次27

2.2.3 计算机的外形29

2.2.4 品牌机与组装机30

2.3 微型计算机主机结构31

2.3.1 中央处理器CPU31

2.3.2 主板34

2.3.3 内存储器38

2.3.4 系统总线40

2.4 常用输入/输出设备42

2.4.1 微型计算机输出设备42

2.4.2 微型计算机输入设备46

2.5 常用多媒体组件简介51

2.5.1 声卡51

2.5...